他救30萬人 擺脫拾糞工作

 |2016.07.29
1847觀看次
字級
拾糞人得忍受糞便臭味。圖/法新社
拾糞人家族出身的威爾森發起「清道夫」運動、促使三十萬名印度賤民擺脫拾糞工作,他獲麥格塞塞獎。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的麥格塞塞獎二十七日揭曉,六組獲獎人及組織中,最受矚目的是出身賤民的五十歲印度人威爾森(Bezwada Wilson),他推動「清道夫」運動,打破階級,促成約三十萬名印度賤民擺脫手工清理糞便的工作。

她們手撿糞便

頂在頭上運送

印度一九五五年就已廢止種姓制度相關法律,但這項制度根深柢固,至今普遍存在社會文化中。傳統中最底層的賤民階級一直做著社會上最卑微的工作:以雙手撿拾乾式廁所或露天排水溝裡的糞便,裝進桶子裡,再以頭頂著桶子,送到糞便處理場。

路透報導,目前印度約有一百萬名拾糞人,九成是女性;這是十八萬戶賤民人家的祖傳行業,他們協助清理全印度超過七十萬個公私立乾式廁所。

麥格塞塞基金會在網站上寫道,威爾森得獎理由是「他堅持每個人皆享有一項不可剝奪的權利——過有尊嚴的生活」;基金會表示,威爾森領導印度草根運動「清道夫」,協助賤民脫離人工清理糞便這項有損人格尊嚴的勞役工作,展現「高超的技能及道德力量」。

威爾森是印度第一批受過高等教育的賤民,家族世代都是拾糞人;他在一九九五年號召拾糞人及其子女和義工,發起「清道夫」運動。

威爾森說,許多拾糞人的想法是,「就像牧師註定要佈道,我們生來註定要做這種工作」;這場運動要改變他們的心態,因為「沒有人應該生來就被剝削利用」。

對大多數拾糞人來說,這種工作令人作嘔。一位女性不願告訴孩子她做的是什麼工作,「這種工作毫無自豪可言」。

沒有靴子、口罩、手套,拾糞人在毫無防護用具的情況下進入化糞池、接觸排泄物,不只得忍受惡臭,許多人因此染病,皮膚、呼吸道和腸胃都深受其害,幾乎所有拾糞人都在四十、五十歲時罹患肺結核等病。有些人每月能拿到二十至一百六十盧比的薪水(約新台幣十元至七十六元),更多人只拿到少量食物作為報酬。

印度一九九三年通過一項法令,規定徒手清理糞便屬違法,但法令一直無法有效落實。二○一○年,印度有約一百三十萬名拾糞人。威爾森和他發起的運動認為,政府沒有足夠的決心讓賤民擺脫拾糞工作。

印度二○一三年再通過新法案,禁止賤民徒手清理糞便,希望根除這種持續多年的做法。目前印度拾糞人已減少三十萬,來到一百萬人。

法律明定禁止

仍有百萬人做

威爾森接受路透基金會訪問時說,他的獲獎,代表世人認可那些向拾糞工作說不的印度女性。他說:「這是社會底層受到的痛苦折磨,我們的挑戰是推翻這種深受種姓制度支配的態度。」他說,真正的英雄是那些自行組織及反抗的女性,她們質疑拾糞工作、了解到沒有人應該生來就被利用。

今年麥格塞塞獎另五個得獎人及組織是:揭發貪腐的菲律賓監察使公署監察專員莫拉萊斯、以藝術力量療癒社會的印度藝術家克里西納、印尼慈善組織「Dompet Dhuafa」、日本義工組織「日本青年海外協力隊」及寮國緊急援助組織「解救永珍」。麥格塞塞基金會將在八月三十一日頒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