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曾做過實驗:老闆有事,要求下屬暫代部分權責,結果女性員工多選擇能勝任愉快的工作,男性員工則傾向挑戰權力高、報酬大的職務,但鮮少考量潛在困難,及自己是否有經驗和能力擔當。
實驗本身與英國政壇自脫歐風暴後所反映出來的現象,吻合處令人拍案叫絕!
剛下台的前首相卡麥隆,為了應付來勢洶洶的英國獨立黨及保守黨內部反歐聲浪,貿然以個人政治生涯和國家前途為賭注,舉行全民公投,不料六月二十四日結果揭曉,眾人才驚覺,台面上所有的男性戰將們,幾乎全都缺乏應變的計畫。
以為留歐必勝的卡麥隆黯然辭職,財務大臣奧斯本躲起來,舉凡跟未來有關的議題,一概一問三不知。脫歐派的強森、戈夫也顯得措手不及,趕緊和選前的承諾畫清界線,在慌亂中退出戰場。
在整齣英國脫歐的烏龍戲碼中,相較之下,最胸有成竹的是兩位女性政治人物:蘇格蘭民族黨黨魁斯特金,及新官上任的首相梅伊。
斯特金堅決留歐,但除了投票前大力鼓吹留歐外,斯特金無疑也做了最壞打算,開票之後,斯特金對蘇格蘭民眾在第一時間做出最得體、最具安定效果的演說,表示蘇格蘭議會將認真考慮第二度獨立公投的可能性,但又不把話說死,且盡快安排與歐盟各國領袖見面,為蘇格蘭爭取最大權益及斡旋空間。
梅伊也是留歐派,在選戰中保持緘默,直到脫歐成真,全國一片茫然之際,成為表態角逐閣揆職務的第一人,她的鎮定和黨內男同事們無厘頭的表現成鮮明對比,旋即獲得多數保守黨議員支持,原先卡麥隆預計九月才會出爐的接班人選,短短十二天便拍板定案,使梅伊繼柴契爾夫人之後,成為英國政治史上第二名女首相。
放眼當今英國政壇,保守黨、蘇格蘭民族黨、威爾斯民族黨、綠黨,都是由女子擔任黨主席,擴大到國際,則德國、台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都由女性領導人帶領,今年年底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希拉蕊勝算亦高,難怪有論者曰,這個已被不停向前衝的男人搞得烏煙瘴氣的世界,正需要能善後的女人來收拾殘局了。
蔡明燁(英國/歐洲台灣研究協會祕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