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尼斯卡車撞人群 至少 84死 |2016.07.16 語音朗讀 136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法國總統歐蘭德定調尼斯案為恐攻。圖/美聯社 警方與刑事鑑定小組在恐攻作案用的卡車旁,採樣蒐證。 圖/路透 恐攻罹難者家屬相擁而泣。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十四日慶祝國慶,南部蔚藍海岸城市尼斯卻驚傳恐怖襲擊!當天晚上一輛重型卡車高速衝撞觀賞煙火的人群,並開火掃射,造成至少八十四人喪生、逾百人受傷,死者包括十五名兒童,以及兩名美國人。官方將事件定調為恐襲。這是法國一年半內的第三起惡劣襲擊事件。法國總統歐蘭德宣布法國的緊急狀態延長三個月,並徵召後備軍加強戒備;十六日起舉國哀悼三天。 暴徒遭擊斃 傳IS高調慶祝 周四晚十時三十分左右(台灣時間周五凌晨四時三十分左右),當時國慶煙火匯演剛結束,成千上萬人群正要散去之際,一輛白色重型卡車以大約七十公里的高速直接撞入人行道上,而後至少又行駛了兩公里,許多人被撞倒、輾壓,人們放聲尖叫,驚慌逃竄。有人躲進附近的餐廳或酒店,有人跳海保命。傷者包括兩名中國大陸人。我觀光局統計,目前有十六團、四百零二名旅客在法國境內,團員均平安。我駐法國代表處僑務組第一時間啟動緊急聯絡機制,發送訊息通知旅法僑胞,提醒僑胞注意自身安全。 當時在現場的一名《尼斯晨報》記者稱,被撞者如保齡球般在馬路上滾動,尖叫和哭喊聲令他永生難忘。 據悉,涉案的卡車在撞到棕櫚樹後才停下來,司機下車與趕抵的警員駁火後遭擊斃。未經證實消息說,當時有另外一名恐嫌趁亂跳車逃逸。 警方在卡車上發現屬於一名三十一歲法籍突尼西亞人的身分證明文件,確認此人為涉事司機而且有前科。目前雖暫未有組織承認涉案,惟事發後不久,有網民發現有聲稱支持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的「推特」帳戶,高調慶祝事件的發生。 該帳戶發貼文表示,這次尼斯恐襲是報復IS於車臣的武裝指揮官施舍克尼被殺,並謂:「法國及你們的歐洲盟友聽著,IS一日得不到安全的話,你們也不會得到安全。」有人在推特上表示:「法國尼斯已有六十二名法國十字軍戰士及罪孽深重的異教徒被殺……真主偉大!真主偉大!」也有親IS的網民,上載惡搞法國總統歐蘭德的圖片來嘲笑。 蓋達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AQAP)及IS都曾呼籲追隨者,假如不懂使用炸彈或槍械,便駕駛汽車直接衝向平民。過去曾有人用汽車撞人或建築物的方式施襲。 根據法國當局的統計,至少有一千兩百名法國公民和居民前往伊拉克、敘利亞等地參戰,當中包括尼斯居民。在巴黎和布魯塞爾恐怖襲擊發生後,尼斯市長托希曾提出該地區會遭伊斯蘭分子攻擊的風險警告。 卡車載槍彈 精心策畫的恐襲 法國反恐專家、法國情報局前特工莫尼克向當地電台表示,襲擊的地點和時間點是巧合。他認為,如果媒體報導卡車上載有槍枝及手榴彈證實是真的,代表這是精心策畫的恐怖攻擊,而非隨機行動。 尼斯向來以優美風景見稱,是遊客到法國南部旅遊的必到之處,想不到遭遇恐襲,令這蔚藍海岸城市血染嫣紅。 尼斯位於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藍色海岸大區,面積達七十一點九二平方公里,人口約三十四萬人,是該區的第二大城市,亦是濱海阿爾卑斯省的行政中心。尼斯過去迎來很多義大利移民,直到現在,該市人口仍以義大利裔為主,此外還有西班牙和葡萄牙裔。過去幾十年,很多北歐、西非、東南亞人移民到尼斯。尼斯剛於五月舉辦年度電影節。發生恐襲的「盎格魯大道」,全長約七公里,建於十八世紀下半葉。盎格魯大道亦經常舉行各種活動,例如尼斯狂歡節、鮮花遊行等。 法國近年重大攻擊案 2016 07/14▲卡車衝撞尼斯人群,百餘人死傷。 06/13▲一對警官夫婦在巴黎住家遇害,嫌犯宣稱效忠伊斯蘭國。 01/07▲配戴伊斯蘭國標章的男子揮舞切肉刀,試圖攻擊巴黎一警分局遭擊斃。 01/01▲突尼西亞裔法籍男子在瓦朗斯試圖駕車衝撞於清真寺執勤的軍人。 2015 11/08▲馬賽猶太學校的猶太教師遭3人刺傷。 11/13▲9名男子在巴黎發動連環恐攻,造成130人死、350人受傷。 08/21▲阿姆斯特丹往巴黎的高速列車發生槍擊,休假美軍在內4人制伏槍手阻止大屠殺。 07/13▲4名男子被捕,罪名是計畫以聖戰名義對軍營發動攻擊。 06/26▲里昂35歲嫌犯薩里將雇主斬首,稍後試圖在天然氣工廠引發爆炸時被捕。 02/03▲守衛尼斯猶太人社區的3名士兵被30歲男子持長刀襲擊,嫌犯被捕。 01/7-9▲《查理周刊》巴黎辦公室遭恐攻致12人死,隔天郊區1名員警遇害,槍手9日在猶太超市殺害4人。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前一篇文章 陸南海演練海空搜救 下一篇文章 法奧運代表團 IS下個襲擊目標?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5【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6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7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8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09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10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北京「水晶眼」美對敘解除制裁 獲沙國投資承諾〈移民太空人9號〉卡達贈豪機 川普:傻瓜才拒絕中巴簽20份合作文件 習出席中拉論壇:關稅戰沒贏家甘肅敦煌 乘駝管理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