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蕉 攻占日本中小學

 |2016.07.13
12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今年七月六日日本靜岡縣御殿場市小學生,營養午餐首度出現台灣香蕉,學童將香蕉帶回家給爺爺奶奶吃後,在日記中寫下「奶奶吃一口就掉眼淚說,這就是小時候生病才能吃到的水果。」國內外報導後引起廣大迴響,如今台日「蕉情」透過簽約,台灣香蕉正式進軍日本中小學營養午餐。

御殿場市長若林洋平昨天親自來台與農委會簽約,每月十一日御殿場市一萬名中小學師生,營養午餐都會有台灣香蕉,若林洋平會後特別向農委會主委曹啟鴻說,希望御殿場市的超市也能買到台灣香蕉,也將邀兩地中小學生互訪進行「水果產地之旅」。

此外,靜岡縣的濱松、掛川、富士宮、靜岡市明年也將跟進,就連石川縣、青森縣、秋田縣也有興趣,合計外銷量將達台灣外銷日本過去三年總量,若林洋平說,七月六日首次試辦後,各大媒體報導後擴散效應迅速,擴展到全日本指日可待,且不僅侷限在香蕉,芒果等其他水果、農業及觀光也都在交流範圍。

不過受檢疫限制影響,台灣只能賣九種水果到日本,包含香蕉、芒果、木瓜、柚子、椪柑、葡萄、鳳梨、荔枝及白肉火龍果,農委會企劃處長胡忠一直言,台灣農產品又好又甜,過去外銷量少是「策略問題」。

他說,香蕉進軍日本營養午餐,關鍵在「先找市場再生產」,可省掉庫存運輸等一半成本,售價將可與他國水果競爭。

不少人擔心香蕉外銷日本太多,恐造成國內吃不到香蕉、價格飆漲,胡忠一強調,香蕉出口必須向農糧署登記為外銷供果園,配合該國藥物殘留標準才能生產,拓產外銷市場不但不會影響內銷價格,還會增加農民種植香蕉機會,活化休耕地、增進農民收益及就業機會;複製香蕉經驗也可望成為產銷失衡解方。

農委會國際處副處長蕭柊瓊說,台灣香蕉從一九二四年出口日本,最高峰曾達每年四十八萬噸,但近年菲律賓、厄瓜多搶占市場,如今每年僅三千噸,雖台灣香蕉品種「北蕉」因生產環境日夜溫差大、品質好又甜,但因較昂貴市占率低,胡忠一在過去一年駐日期間談成這項計畫,是幕後最大功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