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周記 下廚這件事

文/劉思坊 |2016.07.12
1771觀看次
字級

文/劉思坊

美國影集《六呎風雲》(Six Feet Under)裡,每一集的片頭都充斥著各種奇異的死亡意外,接著死者會送往主角家裡經營的殯葬公司,故事往往就從新領到的這一具屍體開始。有一集的開頭是這樣的:陽光普照的早晨,一對夫妻正準備吃早餐。身材略肥的先生一邊吃著盤裡的培根煎蛋,一邊抱怨著工作瑣事,而太太則站在爐前正在煎另一顆蛋。忽然間,畫面一黑,先是出現金屬重擊的聲音,接著先生後腦凹了一塊,橫倒在地上,而煎鍋也變了形狀,掉在先生身旁。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這就是我對烹煮一事的感覺:當桌上擺放著美味的菜餚,我感到的往往不是幸福,而是看見了對站在廚房裡的人無窮無盡的勞力壓榨。日劇裡最常出現這樣的性別結構,正在吃早餐的丈夫(通常是那種豪華日式,小碟上盛著煎烤鮭魚、納豆、生雞蛋等溫泉飯店等級的早餐),忽然大怒一聲,把過燙的味噌湯灑了太太滿身,狼狽的太太還要唯唯諾諾地道歉。「憑什麼啊?」我十分憤怒,「太燙了不會等一下再喝嗎?敢抱怨我可能會整鍋熱湯倒他頭上。」

因此每當有人以親自烹煮作為邀約,我心裡總是十分抗拒。畢竟煮食時花費的心思與勞力,是難以用情感等價交換的。角田光代有篇文章〈料理〉,便專門談論男人料理時的模樣:根本不懂好壞卻偏執於高價位的食材,光做單項料理就要花很多時間,無暇顧及女伴早已餓到血糖過低,甚至還擁有一顆玻璃心,不能忍受任何對成品的挑剔。讀完忍不住點頭如搗蒜,更因為曾經深深討厭下廚這麻煩事,所以猜想著平時根本不下廚的人,忽然想要進廚房為妳做起這些繁瑣的工程,背後恐怕是還有更多的計算。

直到有天我終於理解到,這世界上果然有一部分的人,把煮食視為有趣的,熱情的事。煮食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魔術,普通的物質經過不同的烹煮過程,轉化成無限多的形式,「光是觀察蛋的階段性變化就覺得賞心悅目呦」,他輕快地說。我則看著他,覺得這樣的人真是賞心悅目。因為他總是快快樂樂地,帶著遊戲的心情進入廚房,我也開始在廚房裡幫忙切菜、洗碗、注意著火候。一個煮,另一個吃的單向侍奉行為,變成了兩者互相協助、觀察、相處的過程。慢慢的,我的鐵鍋,也只願好好的當個鍋就好,而不再是幻想中的殺人武器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