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主修心輔系和特教系的呂冠霖(中),昨天與其他中港澳學生參加「孔子行腳」誓師大會。圖/程宜華
【本報台北訊】台師大心輔系、特教系雙主修全盲生呂冠霖,國三時視神經病變,就讀雄中時曾一度動念休學,在師長鼓勵下才堅持下來,深感「教育改變我的人生」,參加台師大「孔子行腳」活動,到偏鄉幫助弱勢生,他說:「偏鄉生和視障者資源都很少,但我想告訴他們,不能這樣就認輸認命。」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第七年舉辦「孔子行腳」活動,今年集結三百四十位來自台師大、北京大學、北京清大等二十六所兩岸四地大學生,分兩梯到兩岸三十二所偏鄉學校,為至少四千名弱勢學生進行課業輔導,點亮偏鄉學童,即使今年來台陸生大減,來台服務卻達到兩百三十二人創紀錄,昨天誓師出發。
從小成績傑出的呂冠霖夢想當警察,直到國三那年升學考試前,被診斷出粒線體視神經病變,視力急速惡化,醫師判定為全盲,剛進雄中時更因看不見,放學時從教室走到校門就要半小時,讓他有了休學的念頭。
呂冠霖說,老師知道他想休學後,不但沒有放棄他,還紛紛來家中鼓勵,希望他不要放棄。數學老師上課時,特別將黑板上的圖形化作實際物品放在他的桌上,讓他透過觸覺學習,「老師們明明才剛認識我,卻沒有想要放棄我。」讓他決定以後也要當老師,幫助他人。
這次參加孔子行腳,呂冠霖這組學生們將到澎湖馬公國中服務。呂冠霖特別設計「黑暗中的體驗」一系列遊戲與課程,準備許多生活周遭會遇見的物品與食物,讓孩子在看不見的情況下,以味覺、嗅覺判別,並曚著眼睛寫下答案。
呂冠霖也讓孩子們學著如何「在黑暗中溝通」,在看不見對方的表情時用精準的語言溝通,希望能透過遊戲,讓孩子們體驗視障者的感受。
他說,視障者學習資源少,必須花一般人兩、三倍的心力學習,與偏鄉學生同是弱勢。他想透過生命教育的體驗課程,告訴孩子們,即使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也不能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