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媽媽過馬路 你我來守護 |2016.07.03 語音朗讀 11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生態人員號召遊客保護。圖/呂縉宇提供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生態人員號召遊客保護。圖/呂縉宇提供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生態人員號召遊客保護。圖/呂縉宇提供 【本報台東訊】「大家一起來保護奧氏後相手蟹媽媽吧!」每年農曆六至十月,是綠島奧氏後相手蟹降海釋幼繁殖期,但蟹媽媽們護佑著腹中小生命過馬路,短短五至八公尺路寬,卻宛若死亡之路,隨時可能慘遭車輪輾斃。 綠島生態保育人士連三年幫助這些嬌客,今年第一天救援時目睹四百二十二隻母蟹遭路壓,昨天邁入第三天救了上千隻,路壓數量減至一百隻,盼更多人響應救援。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過馬路不太被注意到,也不是保育類,卻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蟹媽媽」在繁殖期時,抱著腹中的小生命至海潮中,延續下一代;此行必須橫越滿是大小車輛行經的環島公路,得靠運氣才能存活。 三年前夏季,綠島當地文史工作者拍到二千多隻奧氏後相手蟹在環島公路遭機車輾斃,引發各界關注。 之後有學者、研究團隊及生態義工投入護蟹大作戰,於奧氏後相手蟹繁殖期「大登路」的時候,在路旁設下隔絕板,擋下這些小蟹,而後以人工方式護送牠們過馬路,至今已邁入第三年。 義守大學研究助理呂縉宇指出,每年農曆六至十月,是綠島奧氏後相手蟹降海釋幼的繁殖期,蟹媽媽多數都是在早上及黃昏的五點至七點間出發,今年首波大約就是在六月底發生。 呂縉宇說,即使路邊有告示牌呼籲小心蟹類要慢騎,還是難免生態之災,疾呼綠島民眾及遊客:「慢慢騎,才能看見更美的風景!」 綠島護蟹行動最早起於十年前,近幾年結合旅遊,成為當地超夯的生態旅行,不少遊客共同投入護蟹行列。 奧氏後相手蟹的保護聲浪在三年前升高,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七月推出「蟹謝你─讓我們母子均安」低碳生態遊程、「蟹逅大家樂志工假期」等,號召遊客一起來守護綠島生態與環境。 前一篇文章 小百科 雄3飛彈 航母殺手 下一篇文章 良心商店 5星蛋糕請自取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5【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6【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09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藍色美景透心涼 撫慰人心陸人形機器人 翻轉全球政經 川普:8月1日開徵關稅不延期 藥品恐飆200%屋頂綠革命 城市串聯永續 川普公布14國新關稅 台未入列丹娜絲重創南台灣 2死逾635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