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媽媽過馬路 你我來守護 |2016.07.03 語音朗讀 120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生態人員號召遊客保護。圖/呂縉宇提供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生態人員號召遊客保護。圖/呂縉宇提供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生態人員號召遊客保護。圖/呂縉宇提供 【本報台東訊】「大家一起來保護奧氏後相手蟹媽媽吧!」每年農曆六至十月,是綠島奧氏後相手蟹降海釋幼繁殖期,但蟹媽媽們護佑著腹中小生命過馬路,短短五至八公尺路寬,卻宛若死亡之路,隨時可能慘遭車輪輾斃。 綠島生態保育人士連三年幫助這些嬌客,今年第一天救援時目睹四百二十二隻母蟹遭路壓,昨天邁入第三天救了上千隻,路壓數量減至一百隻,盼更多人響應救援。 體型嬌小的奧氏後相手蟹過馬路不太被注意到,也不是保育類,卻是維持綠島生態平衡重要一環!「蟹媽媽」在繁殖期時,抱著腹中的小生命至海潮中,延續下一代;此行必須橫越滿是大小車輛行經的環島公路,得靠運氣才能存活。 三年前夏季,綠島當地文史工作者拍到二千多隻奧氏後相手蟹在環島公路遭機車輾斃,引發各界關注。 之後有學者、研究團隊及生態義工投入護蟹大作戰,於奧氏後相手蟹繁殖期「大登路」的時候,在路旁設下隔絕板,擋下這些小蟹,而後以人工方式護送牠們過馬路,至今已邁入第三年。 義守大學研究助理呂縉宇指出,每年農曆六至十月,是綠島奧氏後相手蟹降海釋幼的繁殖期,蟹媽媽多數都是在早上及黃昏的五點至七點間出發,今年首波大約就是在六月底發生。 呂縉宇說,即使路邊有告示牌呼籲小心蟹類要慢騎,還是難免生態之災,疾呼綠島民眾及遊客:「慢慢騎,才能看見更美的風景!」 綠島護蟹行動最早起於十年前,近幾年結合旅遊,成為當地超夯的生態旅行,不少遊客共同投入護蟹行列。 奧氏後相手蟹的保護聲浪在三年前升高,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年七月推出「蟹謝你─讓我們母子均安」低碳生態遊程、「蟹逅大家樂志工假期」等,號召遊客一起來守護綠島生態與環境。 前一篇文章 小百科 雄3飛彈 航母殺手 下一篇文章 良心商店 5星蛋糕請自取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08推廣兒童歌仔戲 鄉村巡演明開跑2025.10.3009習川會今登場 台海議題受矚2025.10.3010以控哈瑪斯違反協議 再空襲加薩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迷你圖書館 在公園與書本相遇世界大賽道奇2連霸 21世紀首見習李會加強中韓戰略溝通 促北韓重返對話APEC慶州宣言 聚焦AI、人口挑戰習近平見高市早苗 籲日恪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輝達攜南韓 打造主權 AI 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