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島覽勝 安平樹屋 生意盎然,姿態橫生

文與圖/黃逸稜 |2016.06.21
1468觀看次
字級

文與圖/黃逸稜

安平樹屋是許多遊客到台南必遊的景點!與一般建在樹上的小木屋不同,安平樹屋是由許多樹枝盤扎圍繞的廢墟。安平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方,從十七世紀以來,歷經荷蘭、明、清及日治時期,仍然保留許多老建築。因為安平為古時台江內海的登岸港口,這裡聚集了許多洋行,而安平樹屋就是德記洋行的倉庫。

英國商人在一八六七年成立安平的據點,也就是德記洋行,經營糖和樟腦貿易。到了日治時代,安平的所有洋行全部關閉,而德記洋行因此成為鹽業會社的建築之一;國民政府之後,遂改成台南鹽場辦公室及倉庫。因主建築為西洋形式,較一般安平民舍多為閩南樣式有所不同,因此受到某種程度的維護,而倉庫則因鹽場關閉,久未失修而荒廢。

經過半世紀的時光,原本倉庫旁的榕樹因無人修剪,氣根任生,往下扎根,又成長出茁壯的新樹幹。就這樣,大自然的生命力就在這廢棄的倉庫重生;榕樹的樹枝攀附在牆壁又向上伸展,撐破了屋頂,慢慢的占據了整座倉庫。

直到現在,主建築變成「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倉庫則因榕樹寄生,形成樹與屋共存的奇特景象,像是一座大自然的藝術品般,反而吸引遊客的好奇。

榕樹穿梭在屋子的奇特異象,是其他地方所難見的。彷彿飛躍時空,就任由每個人的幻想帶領,神遊於歷史與藝術的想像空間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