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 文/人間社記者連憶蘭 |2016.06.19 語音朗讀 183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傳法師圖/人間社 慧裴法師圖/人間社 劉俊鵬居士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連憶蘭 圖/人間社 福慧家園上周共修會首次於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主持,以「生與死」作為主題論壇,邀請高雄榮民總醫院院長劉俊鵬、三好體育協會理事戰淑芬、佛光山都監院院長助理慧裴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學生陳潤興,從不同的立場與角度,分享如何提起正念走出自己的人生。 慧傳法師表示,人的一生都會接觸生老病死的問題,出家三十年的他碰到許多信眾生病時,有人堅強面對、有人驚慌失措,面臨死亡的徬徨無助,家屬卻不知所措,也曾看到孝子賢孫或不孝子孫等種種現象,在生命的生死關頭一一浮現。 「面臨生死關頭如何安心離開人間?」慧傳法師表示,若家屬在親人面臨生死交關之際,仍能鎮定面對問題,會讓臨終者安心往生善趣。他認為,堅強面對生死現象,是菩薩的修行,能令學佛者提升信心,是件了不起的事。 劉俊鵬以「醫門看生與死」談起,行醫近四十年劃分為醫幼期、醫中期與醫近期,交織成許多生命故事。醫幼期經歷實習醫生、空軍醫官,於嬰兒房、產房、嬰兒病房內實習,迎接新生兒誕生、看見祖父母懷抱孫兒的歡喜充滿嬰兒房。然而另一方小兒科病房內,一個小生命卻匆匆離開人世間,熱情的他深切感受「生是喜,喪是痛。」 醫中期時,劉院長分享成就他醫學事業的貴人。曾有一位將軍做心導管手術,因血管破裂導致無法挽救生命,幾天中他不言不語也沒進食,而家屬選擇諒解與支持,並遏止媒體負面報導,讓醫生生涯未受影響,彼此成為好友外也成為他的貴人。 談到醫近期,院長以父親事蹟說明,校級軍官退伍的父親,卻是孩子心中的大將軍。家中經濟拮据需靠借錢繳學費,但父親一生未曾喊累,無怨無悔,不求回報,贏得子女的親情與愛。因此影響他由「視病如親」轉變成為「侍病猶親」的醫療態度。 戰淑芬則因母親關係與佛光山結下許多善因緣。如何調適內心走出喪母之痛?她表示,母親選擇佛光山做為安寧之處,經慧傳法師臨終關懷、慈容法師勸導,戰淑芬朝拜觀音、文殊、普賢及地藏,祈求菩薩讓母親安詳捨報,減輕病苦。母親感念向她說「謝謝」與「阿彌陀佛」後往生。頭七日夜夢母親對她說:「生死必然,有生必有死」,「一師一道,將永遠跟隨星雲大師」。 事經一年,戰淑芬仍然有愧,認為母親因她的祈求而往生。後來星雲大師為她開示「什麼是大孝?」大孝並非尊親,而是讓母親不墮入惡道,且獲得信仰。並點醒她行「三好」回饋社會,分享愛與孝心給予青年學生,受大師點化,她發心護持佛光山及貢獻所學,也讓母親的精神永遠跟隨。 五年前的一次出坡,慧裴法師意外跌落在地造成骨碎,他指出,進入手術房內提起正念虔誦佛號,順利完成手術後,在佛光山醫療團隊照顧下,護理師認為「一隻僵硬的手」不可能再復原,但經努力物理治療後,如今已完好如初。 他體悟到「死是一時,與病為友,痛是長久」等因緣,深深感觸能夠呼吸、走路、用右手吃飯、拿法器做佛事,都是「很幸福」的事。 來自印度、因車禍陷入昏迷指數三的陳潤興,講述死裡逃生後與佛菩薩的因緣。他強調,昏迷十五天後甦醒,猶如重生的小baby,讓人生重新走一遍。因為有佛教信仰,了解「生命的密碼」,他提起勇氣面對生死關頭,不輕言放棄生命。也深刻體會讀誦佛典能讓內心產生力量,無常也會帶來善緣好運,經由虔心在佛菩薩座前懺悔、轉念,心境更堅強,如今的他更珍惜自己的人生。 前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 五蘊空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談敦親睦鄰—咱們都是好厝邊福慧故事 黃美連用六和敬處事福慧故事 福慧家園共修會 啟迪人心提升信仰弘法的真義我對生死的看法我怎樣走上國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