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使大學較有節電空間,但部分實驗室精密儀器或設備需二十四小時開機,無法限制用電。 圖/資料照片
縱使大學較有節電空間,但部分實驗室精密儀器或設備需二十四小時開機,無法限制用電。 圖/資料照片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氣溫屢創新高,夏季電力供應面臨考驗,行政院長林全昨表示,經濟部應再推新的節電運動,也要求教育部檢討大學用電,並訂定節電目標、利用智慧電表等措施節電。台灣大學總務長王根樹認為,台大一年電費約四點五億,已積極節電,有些實驗室精密儀器或設備需二十四小時開機,無法限制用電,「這是理工大學的宿命」。
經濟部次長沈榮津說,大學因宿舍及研究室都裝設空調,用電量比國高中多,較有節電空間。對此,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會共體時艱帶頭節電,也將和經濟部跨部會協商,協助大學及高中職安裝智慧電表,希望在不影響教學和研究下,大學可比照公家機關,將冷氣維持在攝氏二十六至二十八度,以在夏季用電尖峰時段有效節電。
四省再四省 學校頭大
教育部資訊及科技教育司專門委員邱仁杰表示,大學的用電量占全台灣學校約百分之六十四,的確是大宗。但自一○一年起,全台有二百三十二所學校(包括五十四所大專校院)都參與經濟部「政府機關及學校四省(省電、省油、省水、省紙)專案計畫」,用電量已逐年下降,之後將配合經濟部制定「後四省」,訂定下一波節電目標,並協助大學裝設智慧電表。
部分大學校長表示,其實暑假期間大學用電量不是高峰,反而是低峰,且學校為省電「軟」、「硬」皆施,再要怎麼省,學校也感到頭大。
台大、台北科大、南華大學、成大等大學都表示早已在做節能減碳措施,如裝置智慧電表、感應式開關、冷氣溫度設在二十六至二十八度、學生宿舍用電使用者付費等。
台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表示,北科大的燈光、空調都已是網路控制,教室只要沒課都會自動關閉。冷氣更是只能設在二十六度以上,若低於二十六度會直接轉送風。宿舍用電則是讓學生買冷氣卡,使用者付費,學生也會比較珍惜。他說,北科大這些節能減碳措施已執行四、五年,每年約省百分之十電費,現在一年電費約七千多萬。
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表示,南華大學節能減碳績效卓著,還是得到ISO 50001國際認證許可的學校。總務長謝振財指出,南華宿舍不僅有太陽能設施,學生每人每月只有一百二十五度的額度,超過要自費。且校內還會舉辦宿舍節電比賽,祭出獎金,讓學生落實節能省電,學校一年電費約二千多萬元。
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強調,討論節電,人民用電習慣更重要,「如果習慣好,可以減少用電百分之二十」,除了科技的調控外,應該加強教育學生用電習慣,「使用智慧電表的成效,不會比養成好習慣來得多。」
養成好習慣 節能20%
文大校長李天任表示,目前校內館樓已經有裝設智慧電表,還沒有做到每一個單位都有裝智慧電表。所謂的強制節電,要看是怎麼個強制法,「如果政府願意酌予補助,相信大家都會很樂意配合,共體時艱。」
此外,因應緊急供電危機,經濟部也備妥「萬不得已」的用電大戶鼓勵節電措施。電業法修正草案,林全指示七月底前報院,立法院下會期開議前送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