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總理梅克爾將於十二日至十四日對大陸進行正式訪問。德國官員表示,訪問期間梅克爾將和中方討論鋼鐵產能過剩問題,德國將與大陸簽署二十四項協議,此外,雙方也將觸及大陸在德國的投資。梅克爾此行是她任內(二○○五年上任)第九次訪問大陸,二○一二年她還曾兩度到訪大陸。
根據安排,梅克爾此次訪問的主要是出席十二日至十四日舉行的第四輪中德政府磋商。自二○一一年以來,兩國政府定期舉行會晤,上次是二○一四年十月在柏林。德方將至少派出七名部長前往北京,其中包括財政部長朔伊布勒。這些部長將各自和陸方官員舉行雙邊會談,內容主要涉及二○一四年確定的中德合作行動框架的落實情況。
在五月歐洲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之後,曾有消息稱,為避免更大範圍的「貿易戰」,歐盟委員會已和中國大陸就承認「中國在世貿組織框架內的市場經濟地位」一事接近達成協議,但中方還需就中國鋼鐵產出(以及是否存在傾銷)的問題,說服歐盟委員會的立法者。
作為歐盟的老大哥,德國總理梅克爾本次訪問的內容之一就涉及鋼鐵產能過剩問題,顯然多多少少會和「 市場經濟地位」相關。
德擬修法阻美的收購庫卡
除了鋼鐵產能之外,近期市場密切留意的中國在德投資和收購也是熱點之一。美的集團四十五億歐元邀約收購德國庫卡之後,德國方面已經表達出相當的重視。
德國經濟部長加布利爾六月初表示,德國政府正在試圖協調,安排對工業機器人製造商庫卡集團提出另一個收購要約,以對抗中國美的集團的四十五億歐元收購出價。
而本周彭博援引德國《時代周刊》稱,德國政府正考慮收緊外資投資法規,以保護本國企業不受中國大陸投資者收購。德國經濟部長稱,德國需要制定新的規則以平衡開放經濟體與相對不那麼開放的經濟體之間的跨國投資,這並不是採取貿易保護主義,而是力求避免不公平競爭。
德國駐華柯慕賢預計,在六月的中德政府磋商中,「創新」是核心議題之一,中德將推動德國「工業四點○」和「中國製造二○二五」對接。在歐盟是否會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一問題上,中德也會深入探討,他表示,希望在今年年底前能找到中歐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目前中國大陸已是德國在歐洲之外第二大出口市場。二○一四年中德貿易額相當於英、法、義三國對陸貿易額的總和,德國也是對陸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最多的歐洲國家。而二○一五年中德關係的發展表明,到二○一五年年底,德國仍是中國在歐洲的最大經貿和技術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