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Vrije Universiteit Amsterdam)成功讓一對機器人父母「結婚」並生下史上首個「機器人嬰兒」。《荷蘭人民報》報導指出,荷蘭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科學家創造出新技術,可以讓機器人透過Wi-Fi網路結婚,再藉3D列印技術產生機器人後代,首個「機器人嬰兒」在二○一六年二月誕生。
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科學家設立了「機器人嬰兒計畫」,用意在透過類似有性繁殖的過程創造出更智慧化、更先進的機器人。研究人員開發出讓機器人將DNA傳遞給後代的方法。這個過程可以讓機器人進化,連續數代傳承後,就可能產生更先進的機器人。
機器人碰面時,它們可以互相交流,自己選擇適合的伴侶,透過Wi-Fi發送自己的基因組,並產生新的基因組;將新的基因組代碼發送到3D印表機上,列印出新的機器人部件進行組裝。
自由大學的實驗室中還有專為機器人嬰兒建立的「出生診所」 和 「育兒室」 。
機器人嬰兒出生後,這些小機器人需要經歷學習過程。在滿足條件後,小機器人就可長大成人,繼續繁育下一代。研究人員稱,這樣的過程展現了工業進化的新時代來臨,機器將可以自主操作,並進行繁殖。
經過一年半的開發,研究人員已經完成了整個生命周期測試。隨著研究的繼續,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機器人可能更適合用於對人類存在風險的未知環境中,如深海礦區,甚至其他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