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純綉
素梅最近提到在外地讀大學的兒子,總是滿面春風,我詢問是否兒子成績優秀,還是有合適的對象,才讓她如此喜上眉梢。她都搖搖頭,那麼喜從何來?令我好奇極了。
原來有一天,素梅的兒子心血來潮想回家,在沒有告知家人的情況下,在晚餐時間抵達家門。當時素梅夫妻倆正在吃晚餐,兒子看到餐桌上除了白飯之外,就只有一鍋湯湯水水的菜,和平日常見的四菜(甚至五菜)一湯有顯著的不同,露出極為驚訝的表情,不斷地說:「你們怎麼吃成這樣?怎麼吃的這麼草率?」
素梅繼續說著:「為人母親就是這樣,最在意的是孩子的營養及喜好;只要孩子在家,每餐都會絞盡腦汁,或炒或煎或炸或滷,總是力求可口及多樣;但孩子不在身邊時,兩老一切將就,把冰箱裡的食材統統放入一只鍋裡;沒想到,此情景被兒子看到了,現在他天天打電話回家問我們吃什麼,要我們對自己好點,不要只為孩子料理佳餚,更要為自己烹飪美食。」
從素梅喜悅的神情裡,我找到答案了,她的歡喜來自孩子的貼心與關心,雖然只是一句話或一通電話,卻帶給父母親莫大的喜樂,這也提醒了我自己:父母真的很需要子女的噓寒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