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父紀念館美容 將Show書法藝術

 |2016.05.17
1815觀看次
字級
國父紀念館正在執行增設「博愛藝廊」及公共空間改善工程,與主體建築物修復補強工程。圖/高彬原
國父紀念館正在執行增設「博愛藝廊」及公共空間改善工程,與主體建築物修復補強工程。圖/高彬原

【本報台北訊】國父紀念館身為台灣文化地標,卻近半世紀不曾大規模整修。行政院一月通過以十一億經費整修國父紀念館軟硬體,計畫中的「書法藝術園區」昨啟動,將結合館內珍藏數千幅書法,打造國父紀念館為結合歷史、藝術與綠意的文化園區。

國父紀念館一九七二年落成,近來每年入園民眾六百萬人次。館內展場設施老舊,空間運用與動線待改善,更面臨大巨蛋營運的衝擊。行政院通過國發會「國父紀念館跨域加值計畫」,以十一億六千萬經費進行五年整修計畫,其中三成經費由國父紀念館自籌。

昨天是國父紀念館四十四周年館慶,在文化部部長洪孟啟、國父紀念館館長林國章引領下,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光男、書法名家杜忠誥、張炳煌等人參與「書法藝術園區」植樹儀式。將一棵象徵台灣本土植物的茄苳樹,種植中山公園西側綠地,此處是書法藝術園區的起點。

林國章表示,國父紀念館擁有五千件藏品,多為書法。一九九四年落成的「中山碑林」,擁有多座刻有革命先烈墨寶的花崗石碑雕刻,一九九八年加入「草聖」于右任銅像與墨寶石碑,融合書法、歷史與藝術。

「跨域加值計畫」將捷運站出口處到中山碑林區,規畫為「書法藝術園區」。館方將在此廣設書法名家作品裝置藝術,提供民眾「拓碑」等親子活動設備,讓民眾親近書法藝術。此區也將遍植樹木,藝術融於綠意,也讓國父紀念館成為「水泥叢林中的綠洲」。

國父紀念館一樓將重新改造,辦公空間移到二樓,一樓改為純供公共參觀的展演空間。過去提供金馬獎頒獎、藝文演出的大會堂,四十多年不曾整修,此次也將大刀闊斧「美容」,調整隔音設備、座椅、動線等,朝專業表演空間邁進。

洪孟啟曾在立院承諾,五二○前成立專案小組,與國民黨黨史館協調,將所貯藏的國父相關文物送到國父紀念館典藏。洪孟啟昨表示,此一專案小組「運作中」。林國章則說,這對博物館和文物來說,都是「最良善的建議」,雙方還在溝通中,並無明確結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