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 文/人間社記者郭素好 |2016.05.15 語音朗讀 159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慈容法師 (圖/人間社) 與談人:李苑嫣(左)、知軒(右)。 (圖/人間社) 與談人,黃瓊慧(左)、知逸(右)。 (圖/人間社) 與談人:知千(左)、知玉(右)。 (圖/人間社) 與談人:知申(左)、翁琬君(右)。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郭素好 上周共修會主題「善與惡」,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主持,邀請叢林學院知軒、知逸、知玉、知千、知申等法師,和翁琬君、黃瓊慧、李苑嫣等八位同學擔任與談人。從佛經、古德言、星雲大師著作,分享善惡的因緣果到底是什麼?人生的幸福又要從哪裡獲得? 慈容法師引用《星雲說喻》:「天堂地獄的筷子」,說明同樣三尺長的筷子,善念起能把歡喜給人,福利給人,互相讚美尊重,一念善心起,天堂即在眼前。反之,不重視大眾,不顧念他人,不為人設想,自私自利,一念惡心,地獄門開。是善?是惡?自古難有定論,一樣吃飯兩樣情,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 慈容法師指出,每個人都有喜怒哀樂的情緒,善念惡念不斷在內心交織起伏,所以要時時審視觀照,勿以惡小讓惡念養成習慣。人與人之間彼此相處,也要學習觀音的慈悲待人、廣結善緣,行善做好人、做好事、自然會有好家庭、好前途、好命運。 知軒、李苑嫣以〈蘭花草〉曲調,唱出大師作詞的《雙好歌》:「心好命又好,榮華富貴早;心好命不好,一生能溫飽;命好心不好,前途不能保;心命都不好,窮苦直到老。」苑嫣因《了凡四訓》的啟發,發現佛門中處處都能行善為人服務,熏習善念深入法義,累積佛法的資糧與眾結緣的實力,福慧雙修更獲得心靈的財富。 「怨親平等不起分別,三業清淨真正好。」知千從生活的經驗中體會,善惡好壞不能從外相來分別判斷,好比黑色的花種子,會開出滿園漂亮的花朵,為世界帶來更多色彩,讓生活更豐富。知玉舉均提沙彌惡言毀罵證果羅漢,五百世墮為狗身,又因發願親近善知識,聽聞佛法的功德而得人身,在這一生又能遇佛出家修行得解脫的佛典故事,提醒自己對人要包容、不批評、多讚嘆,每天行三好定能得善果與眾結緣。 「心如大海無邊際,廣植淨蓮養身心,自有一雙無事手,為作世間慈悲人。」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好事、壞事?翁琬君分享,蓮花出污泥比喻遇惡緣時,懂得轉念心存正念,不順己意時換個角度看,推展雙手為人服務結緣,讓世間處處都有慈悲人。知申引用小偷偷香油錢的事件,指出老禪師以慈悲善良的心來看待香油錢被偷,而小沙彌是用分別心看待,她期許大家都能是慈悲人。 「行藏虛實自家知,禍福根源更問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黃瓊慧提到「阿難化瓜」的典故,分享因緣果報的道理。她表示常常提醒自己,遇到不喜歡的人要祝福,結緣總比結怨好,期許自己念頭念念清淨。知逸則以揚州小調,帶大家唱《禍福問誰》。 慈容法師總結,「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他勉勵大眾,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日未到,善惡因果會給公道。不要把垃圾念頭放在心中,心常存善良歡喜,「給」是善念是營養,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以四正勤鞭策自己,行持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每天要懺悔發願去除不好的習氣,並引述小沙彌救蟻延壽,強調禍福無門惟人自召,想改變命運就從自己做起。 前一篇文章 李淑英菩提眷屬 由遊客變義工 下一篇文章 福慧心得 從義工中體會人生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 作者其他文章慈 善淨土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