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食安問題頻傳,人心惶惶,行政院食品安全辦公室串聯各部會資料,準備建構「台灣食品地圖網」,公開全台各衛生局食品稽查成果,不排除標示影響重大、惡意或連續違反食安規定業者,有如官方版「黑店地圖」,消費者不必擔心誤踩地雷。預計最快今年底前完全上線,供民眾使用。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昨天舉辦「聖火傳食安、健康猴起來」記者會,四大超商及八大通路商業者共襄盛舉,宣示與政府一同成為民眾安全把關的健康守門員,遵行源頭把關、嚴管產品安全、資訊透明、落實衛生管理、保障消費權益、緊急事件處理及品質提升等七大面向。
食藥署長姜郁美表示,全國共有一萬三千多家通路商,身為生產鏈最後一線,應負起為消費者把關責任,因此食藥署去年底將全台四大超商及八大通路商納入管理,要求業者三級品管,保障民眾食品安全。
家樂福總公司公共事務服務部北北區經理蕭錫安表示,為配合政府政策,公司要求所有食品供應商必須提供產品資料,品保團隊也會定期查察,定期將農產品送驗。家樂福三年前試推小型檢驗室,可自主檢驗農畜產品農藥或動物用藥殘留等,成效不錯。
行政院預計年底推出食品地圖,以類似Google地圖方式,結合維基百科概念,公開三十萬家上下游工廠、餐廳及小吃店等稽查資訊。網站已有初步架構,目前已經建置三十萬家上下游業者登錄在案的資訊,包括地址及營業項目,尚未合併稽查紀錄。
食安辦公室主任康照洲表示,民眾未來可透過平台爆料,地方政府就會介入調查,或提供更完整資訊給資料中心人員參考,如果屬實,將列為黑名單,特別標示,查證無誤就會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