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業者設置販賣機,販賣「摩艾像」和「小鮮肉」造型瓶裝飲料,十分吸睛,也吸引民眾收藏。圓圖為智利復活節島上的摩艾像。圖/鄭宏斌
【本報台南訊】在販賣機前排隊買飲料,是不少人學生時代的回憶。近來在台南大街小巷出現不少這種情況,排隊的人各年齡層都有,原因是台南獨立式販賣機太夯,無論從機台外型、瓶身設計到口味種類,都有其特殊性,吸引消費者蒐集。業者表示,販賣機不僅能延長營業時間、節省人力,瓶身還可回收再利用,讓這股風潮紅到高雄去。
台南販賣機飲 掀戰場
「只要裝得進去,什麼都可以賣」,自去年底開始,受奶茶專賣店「壽奶茶」引進販賣機影響,販賣機開始在台南遍地開花,不僅許多到台南觀光的民眾指定購買,也罕見吸引市民蒐集,常上架不到一小時,兩百多瓶飲料即售罄,儼然形成一股搶購風潮,創造大量現金流,對於販賣機文化更加推波助瀾;中西區衛民街和西華南路口,一個轉角就有兩台販賣機。
壽奶茶創辦人潘人壽曾有調飲背景,卻因年少貪玩,背負巨額債務,他說,壽奶茶是他東山再起的希望。壽奶茶無店面,潘獨具慧眼,去年底引進販賣機,沒多久便引起關注,讓不少年輕消費者前往嘗鮮。壽奶茶的成功,讓台南陸續出現「優格」、「冷泡茶」等販賣機,讓潘不禁表示,「市府應該要頒『帶動傳統產業』給我才對。」但其實養樂多公司在早期,就有設置以「多多」為主題的販賣機。
優格、冷泡茶…什麼都賣
市面上飲料瓶不只普通寶特瓶,還有保溫杯、摩艾像、骷髏形狀等特殊瓶身,搭上販賣機,顯得更加吸睛。
同樣引進販賣機的私藏奶茶余姓業者表示,市面上大部分飲料販賣機都是從日本引進,成本大約二十萬到三十萬元,內部可裝一百五十到二百五十罐商品不等,由於操作相當方便,特色十足,且能延長營業時間,引進後業績明顯帶動;由於私藏有店面,店裡更推動帶飲料瓶身二次消費折扣五元,帶動環保。
台南市環保局表示,台南自四年前就禁止連鎖飲料店使用保麗龍杯,若業者願意為環保行銷,立意非常好,但未設置店面的販賣機業者,由於消費者無法二次消費,對於市府自帶容器裝飲料的政策恐有阻礙。
「小小一台販賣機創造無限商機。」台南應用科技大學商設系畢業學生陳惠婷喜愛蒐集特殊瓶子,她表示,販賣機不同於一般手搖杯,不少知名飲料店引進販賣機,不僅增加特色,更分散商機,在不同地點賣出更多商品,卻不需要負擔更多人事成本;台南對於飲料的想像與巧思,透過販賣機顯得更加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