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郭壽旺
實踐大學國際長
執筆人:郭壽旺
實踐大學國際長
杜拜曾經只是個小漁村,生活命脈依賴採珍珠維生,可以因此安居樂業,可以因此平淡一生。後來,杜拜發現了石油,儲存量有限卻足以創造國家經濟繁榮。有權者可以選擇自肥,可以選擇壟斷,但是,當時的國家領導者決定以與民分享財富,發展城市基礎建設,奠定了杜拜未來半世紀的經濟發展。當杜拜石油宣告未來已無可開採油田時,杜拜迅速重新定位國家目標,以國際貿易和國際觀光、永續國家未來經濟發展為國家生存目標。
沒有希臘的歷史,沒有羅馬的藝術,沒有巴黎的浪漫,更沒有紐約大都會的繁華。在國際旅遊的版圖中,杜拜從未是各國遊客的選項,財富無法為國家買來旅人的嚮往,但是善用金錢卻可以創造驚喜、創造唯一,於是杜拜充分利用石油帶給國家的財富,以奢華為城市定調,成功打造一個豪華、輝煌、奪目、頂級,集所有最高級修飾語於一身的璀璨杜拜,讓世人重新定義奢華,為國家重新找到定位,讓杜拜在旅遊書中翻身,擠入旅遊書中一生一定要造訪的城市之一。
杜拜洗滌了人類賦予奢華一詞庸俗的原罪,她告訴我們奢華是生活的另一種極致體驗,她展示奢華需要精準的眼光和細心的呵護,她定義奢華可以是成功的典範之一。
富豪入住一晚要價六萬美元的七星級帆船飯店套房和勞力階級一個月約一萬五千元台幣的薪資,琳琅滿目的國際時尚品牌與信守教義包覆頭巾身穿黑袍的伊斯蘭婦女並存於購物中心,這樣的社會現象給予外來遊客或不同宗教信仰者一個啟示—包容與尊重。
擁有財富者只要取之有道,價值觀的差異讓有人選擇從物質上善待自己,有人選擇精神上自我昇華。國家的財富如果用之得當,同時也為人民創造財富,杜拜在經濟富裕時期精準定位,投資最豪華的阿聯酋航空A380客機的戰隊,營造最便利最氣派的杜拜機場,建築世界第一高塔,經營世界最頂級豪華的飯店,吸引了世界一流的人才,杜拜的外來人口占杜拜人口的百分之八十,這些建設為杜拜人民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也提高了國民生活所得,更同時讓杜拜人民學會了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
擁有大量的國際人士也成就了杜拜,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的開放國際都會,因為當大家都是外國人時,族群之間自然會找到一種相互包容的生存模式。領導人明確地定位國家的發展方向,人民包容接納開放社會中的不同族群,政府和民間以國家生存和發展為共同目標,不斷地依據國際局勢變動而重新定位國家政策,成就了杜拜數十年的經濟奇蹟。
反觀台灣,社會中仍存在部分的仇富心態,對外來人士的選擇性不友善心理,阻礙台灣成為一個開放的社會,也模糊了台灣的國家發展目標。國家沒有方向,人民自然容易迷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