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魂揭真相 緬甸血汗漁工奈英被奴役二十二年後,去年五月十六日終於和母親團圓,喜極而泣。美聯社以東南亞血汗漁工的報導,獲頒普立茲首獎公共服務獎。圖/美聯社
記者魂揭真相 路透記者捕捉到從敘利亞搭船逃難到希臘列斯伏斯島的父親死命抱住孩子努力掙扎、命懸一線的關鍵時刻,與紐約時報共同獲頒普立茲獎突發新聞攝影獎。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新聞界最高殊榮普立茲獎名單周一揭曉,美聯社以揭發海鮮食品業虐待勞工,協助兩千名勞工重獲自由的《血汗海鮮》報導,獲頒備受矚目的公共服務新聞獎;路透及《紐約時報》則因拍下歐洲難民危機的動人照片,而共同奪得突發新聞攝影獎。
此外,《洛杉磯時報》因報導加州聖伯納地諾恐怖槍擊案,而獲得突發新聞報導獎。
本屆得獎名單由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宣布。普立茲獎是於一九一七年根據報業巨頭普立茲的遺願設立,今年正好滿一百年。一個世紀以來,普立茲獎一直是新聞業的標竿,與美國社會一同經歷了戰爭硝煙、政治醜聞和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
普立茲委員會表示,美聯社獲獎的《血汗海鮮》報導,深入調查東南亞海鮮食品業勞工所受到的惡劣待遇,這些慘遭剝削的勞工所捕獲的海鮮,都被銷往美國各大超市及餐館。報導曝光後,引起各方關注,促使東南亞漁業作出大改革,令兩千多名長期忍受奴役之苦的工人重生出頭天。過去贏得一百一十七項普立茲獎的《紐約時報》,今次則再添兩個獎項,即國際報導獎及突發新聞攝影獎。
至於《波士頓環球報》、《坦帕灣時報》及雜誌《紐約客》,也分別贏得兩個獎項。普立茲委員會是從三千份參賽作品中,選出二十一個獎項的得獎者。
路透憑藉歐洲難民危機得獎的照片,是由希臘及賽浦路斯首席攝影師、《衛報》二○一五年年度攝影師貝拉齊斯的攝影團隊所拍攝。攝影團隊們拍攝的組圖,包括擠在橡皮艇上的大批難民,及難民抵達歐洲第一時刻的照片。
貝拉齊斯說:「我們向世界傳達這些真實發生的事件後,引起了不少關注。這代表我們的人性還沒泯滅。我們希望世界能夠聽見,這群不幸者的心聲。獲得普立茲獎,令我們覺得工作成果被認可。」
此外,《華盛頓郵報》的記者瓦里克因著作《黑旗:伊斯蘭國的興起》一書,而獲得普立茲非小說獎。普立茲獎協會認為他對伊拉克戰爭中許多不合邏輯理性之處、以及伊斯蘭國的興起,做出了很精闢的分析。
《紐約時報》記者魯賓以阿富汗婦女受到不人道待遇的系列報導,奪得國際報導獎殊榮。
普立茲獎是一九一七年美國報社老闆約瑟夫.普立茲設立的獎項,該獎每年都頒發獎狀和一萬美元的現金給二十一個獎項的得主,只有獲得優異公眾服務獎的得主可獲得一枚金牌,這個獎只頒給媒體報社不頒給個人,這個金牌已成為普立茲獎的象徵。
今年普立茲獎為了要迎接屆滿百年,該獎協會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如演講、朗讀、電影和討論等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