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電】由中國南京博物院專家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歷經數年修復的中國最古老《古蘭經》手抄本,已經修復成功,即將公開面世。
這部放在循化街子清真大寺的《古蘭經》,裝在兩個約零點六公尺長的木箱裡,一共三十卷,分上下兩函裝,函封為犀牛皮,兩冊封面為天藍色絲綢精製,全書共八百六十七頁,正文為阿拉伯文字墨寫,書法莊重凝練。
街子清真大寺寺管會主任韓福義講述這部《古蘭經》的來歷,約在七百多年前,撒拉族的祖先由於不堪忍受派系鬥爭,從遙遠的中亞向東遷徙,最後定居在現今循化縣街子鄉。
這一部《古蘭經》還相傳是阿拉伯帝國第三任統治者(西元六四四至六五六年在位)監督書寫的三部《古蘭經》之一,也是世上保存完整的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之一。
由專家們認定的《古蘭經》手抄本成書年代,約在西元八至十三世紀,因此它是中國最古老的《古蘭經》手抄本。
除年代最久遠外,這部《古蘭經》的珍貴處還在於源於阿拉伯國家,因此,不僅對研究撒拉族的來源、歷史和宗教具有重要價值,而且對整個伊斯蘭教具有重大意義。
《古蘭經》修復成功同時,由當地撒拉族群眾捐款四百多萬元人民幣修建的「古蘭經展館」也已告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