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馬中珮領導國際研究團隊在宇宙「偏鄉」發現質量超大黑洞。成功大學物理系教授蘇漢宗指出,所謂的「偏鄉」指的就是星系比較少的地方,他進一步解釋,宇宙分布的星系是不均勻的狀態,宇宙本身的結構有點像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肥皂泡泡」,泡泡的中間其實是空心的,稱之為空洞。
蘇漢宗過去曾在學術會議上與馬中珮有過一面之緣,他說,馬中珮一直對天文領域研究抱持熱情,尤其她的邏輯條理分明、口齒清晰,往往可以將自身研究理論有條不紊地說清楚、講明白,是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研究表現有目共睹。
有些科學家甚至認為兩個黑洞的串聯可以形成蟲洞,進而打造出時空旅行的通道,使人類有機會可以通往另一個時空回到過去,完成穿越時空的夢想。
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黃崇源表示,宇宙本身是三維空間,一般來說,星系愈大,黑洞也就愈大,星系團就是有很多星系的地方,很大的星系通常都在星系團的中間區域,以前會發現質量比較大的黑洞都在星系團裡面中間的星系,過去天文學家大多認為,黑洞的質量大小與星系質量大小有相關,但馬中珮與團隊這次所發現的超大黑洞卻不是在星系團的中間,而是位於銀河星系NGC 1600,不只打破了以往的認知,相信也將有助於天文學家進一步了解超大黑洞的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