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茜/台北市大同區明倫高中一年二班
一個小男孩,懷中抱著猴子玩偶,靜靜的待在漆黑的房間中,默默聆聽門外嘈雜的聲音。「什麼時候開始變成這樣的呢?」男孩低聲問著猴子玩偶。
男孩永遠都記得,第一次看到猴子玩偶是在父親手中。長年旅居國外的父親,在他十歲生日那天帶著禮物返家。猴子玩偶有著一頭如中世紀英國人的頭髮,身穿紅色長袍,手裡拿著閃閃發光的銅鈸。男孩看著銅鈸上自己和父親的倒影,彷彿著魔似的移不開視線。即使母親常常嫌棄玩偶奇特的外型,卻仍不減男孩對猴子玩偶的喜愛;對男孩來說,猴子玩偶是他與父親間的橋梁,是父親愛他的證明。
隨著年齡增長,父親回家的次數愈來愈少,家人間的情感愈來愈淡薄,但男孩對玩偶的愛依舊沒有改變。男孩為自己築起了一座堅固堡壘,抵禦外界的烽火連天,而猴子玩偶就是他最忠誠的侍衛。震耳欲聾的甩門聲,搭配著母親的啜泣聲,男孩衝出房門,卻只看到緊閉的鐵門,他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不願承認連父親最後一眼都沒有看見。男孩的世界一片寂靜,城堡的牆不知不覺中已倒塌,只剩眼前緊閉的鐵門,他靜靜的佇立著,任由淚水無聲的滑落。
過了許久,久到雙腳都失去了知覺,男孩靜靜的走回房間。黑暗中,猴子玩偶手中的銅鈸依舊耀眼,映照出的人影依然清晰。男孩輕輕抱起猴子玩偶,深情的凝視,然後小心翼翼的拍拍它的身體,將它收入床底。男孩的眼淚已經乾涸,他打開鐵門,頭也不回的離開,從這一刻起,他再也不是那個躲在城堡中的小男孩,他昂首面對外面的風雨,童年已悄然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