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共同社報導,日本安保相關法二十九日零點(台北時間二十八日晚上十一時)開始實施,解禁歷屆政府基於憲法第九條不允許行使的集體自衛權。不過,據調查顯示,民眾對此改變意見分歧。
首相安倍晉三說,新安保法是一九五四年建軍以來安保政策最大的改變,為迎向包括中國大陸崛起的新挑戰,意義十分重大。
自衛隊可向他國軍隊提供後方支援等,海外活動由此擴大至全球規模,戰後安保政策迎來重大轉變。
營救被武裝組織襲擊的聯合國人員的「馳援護衛」等聯合國維和行動(PKO)實際新任務實施將推遲至今秋以後,不過法律上可以運用。
據路透報導,批評者說,新安保法違背和平憲法,且升高日本捲入外國戰爭的風險。反對派預計七月參議院選舉時推動撤銷相關法令。
《讀賣新聞》昨天刊出的民調顯示,百分之四十七不贊成集體自衛權解禁,百分之三十八贊成。去年九月,反對和贊成的比例是百分之五十八比百分之三十一。
《日本經濟新聞》的調查指出,只有百之三十五認為應該撤銷此法,百分之四十三表示應該保留。
此外,對於日本新安保法上路,外交部亞東關係協會秘書長蔡明耀表示,外交部認為每個國家都有自衛權力,我方關切重點,在於武力不是以侵略他國,而是以維護區域安定為目的,日本過去在國防上過度依賴美國,新安保法上路後,兩國權利義務關係將趨於平等。
另針對日本那國島雷達啟用,雷達偵測範圍涵蓋台灣東部空軍基地,是否有侵害台灣主權之嫌?蔡明耀表示,雷達的建置,如果是基於保衛自己領土,這是各個政府應有權利,但如果用在不良用途,則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