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貴桑桑,讓人買不下手。
圖/呂思逸
【本報台北訊】菜價站上高點已經半年,昨天再度創新高。市場上的菜貴桑桑,有攤販因菜價太貴不敢進貨,主婦抱怨隨便買一、兩樣菜就要幾百元,就連上班族外食,自助餐的菜也只剩下一、兩種可供選擇,菜價這半年來屢攀新高,小市民抱怨,荷包愈來愈瘦、生活變難過。
往年三月間因為風災少,而且過完年,需求量少,通常蔬菜量都十分充足,因擔心菜價量多價跌,農糧署往往都會呼籲民眾多吃菜、協助農民,甚至我國的蔬菜量,還能供應出口,不過今年卻大相逕庭。
根據台北果菜市場統計資料,昨天蔬菜到貨量一千三百多公噸,每公斤批發價五十六點一元,跟往年同期約在二十元左右相比,足足貴了一倍以上。
走一趟菜市場發現,一般大小的高麗菜一顆接近一百二十元、小白菜要價八十元、一顆中型芭樂四十八元、香蕉一根平均也要二十五元、葉菜類一小把將近四十元。
菜價貴也直接影響外食族,眼看台北市中正紀念堂附近的自助餐店,清一色都是以青豆、豆腐、豆皮、黑木耳等菜色取代,至於葉菜類僅剩下一、兩樣可以選擇,甚至還有人想買絲瓜,被業者勸退說:「現在買不划算。」
農糧署署長李蒼郎表示,今年氣候反常,去年兩個颱風、今年霸王級寒流,再加上這兩個禮拜以來連續降雨和低溫,在在影響農作物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