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節」二十日登場,台灣藝術家王文志推出「橄欖之夢」的竹編。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三年一度的的「二○一六瀨戶內國際藝術節」春季展期二十日登場,台灣藝術家王文志第三度受邀,推出用五千根竹子切片編織而成,名為「橄欖之夢」的竹編作品,在春日神社前、一片梯田中,由上而下眺望,彷彿是個大橄欖或小巨蛋。
王文志繼第一、二屆推出「小豆島之家」、「小豆島之光」後,這次也在小豆島同地推出「橄欖之夢」竹編,緊鄰知名景點「千枚田」(梯田)。藝術節推廣人員讚說,他前兩屆的作品,都吸引大批人潮到場參觀。
五十六歲的王文志表示,第一屆參展前,有四、五個地方讓他挑選,因中山村有座神社、有農村歌舞伎,剛來時聽到一位歐吉桑的導覽,深受感動,於是決定選這塊大空間,讓中山村與肥土村的村民各拿兩千五百根竹子一同完成作品,成了村民、參觀人士交誼的平台。
小豆島是日本橄欖栽培的發祥地,加上有很多竹子,所以王文志想與在地產業結合,打造一個類似橄欖的造型,內部還設計有橢圓形的高低差,讓人感覺在與外面的梯田對話。王文志此行帶著十七名工作團隊成員,除了台灣的師傅,還有三名澳洲人、一名巴西人;當地村民也來協助,整個作品約需耗時四十天完成。
藝術節展場分布在跨香川、岡山縣的瀨戶內海周邊的小豆島、豐島、竹島等十二座島嶼及高松、宇野港周邊,分春、夏、秋三季,共一百零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