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謝玫真
文/程敬棋
圖/謝玫真
咕咕山裡來了一隻獼猴,牠看到這座山有湍急的流水,鬱鬱的大樹,是個居住的好地方。牠觀察四周也沒有其他猴子的蹤影,於是就占地為王,逍遙的過日子,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這裡果子不多,牠需要花些力氣去找食物。
這天,毛狨猴來到獼猴的樹林,獼猴心想:「太好了!這下有小猴可以使喚了。」便以權威的語氣對毛狨猴說:「這座山是我的,想住下來有個條件,你得將採到的果子進貢三分之二給我。」毛狨猴看著這片好山好水,只好勉強答應。緊接著,金絲猴、短尾猴、夜猴、眼鏡猴也陸續來到這座山,都以同樣的條件住了下來。
獼猴儼然成為山寨王,每天坐享其成,完全不用外出覓食,其他猴子則是日曬雨淋辛苦覓食。有時遇到天候不佳,果實數量較少,甚至還會惹來獼猴不滿,拳打腳踢一番。因為這樣的霸權,讓猴子們都很認命,不敢反抗。
「為什麼我們這麼辛苦,卻只能吃到一點點果子?那些果樹是獼猴的嗎?」有一天,新來的白面猴疑惑的問著。其他猴子聽了之後,這才恍然大悟的說:「是啊!山裡頭的果樹是自然長成,並不是獼猴種的,為什麼牠不去摘取,反而要我們進貢給牠呢?」
頓時,大家都豁然清醒,對過去傻呼呼的聽命行事感到匪夷所思。但猴子們向來順從的性格,一時也沒有合理的藉口就此不再供應果實,結束這個莫名其妙的規則。一陣緘默後,眼鏡猴提議說:「我們來辦一場賽跑,如果獼猴能贏得勝利,表示牠有過人的長處,我們才繼續進貢果實給牠。」猴群全體贊成,互相壯膽前去向獼猴宣告此事。
成日享樂的獼猴,沒想到群猴會有異議的一天,面對牠們如此堅決的口氣和態度,牠心裡很清楚,這場比賽自己完全沒有勝算,但又想不出應對的方法,只得接受牠們的要求。賽跑,對於平時在山裡來回採果的猴群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一點也不吃力;但對於長久安逸、仰賴猴群提供食物的獼猴來說,實在是極大的挑戰和壓力。
果然,比賽結果獼猴不只輸了,而且還是最後一名。從此,獼猴失去了山寨王的寶座,每日得自己去採摘果子,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發想自劉基《郁離子》
啟示:
好逸惡勞,妄想依靠或剝削他人,卻不努力付出,最後終會落得像獼猴一樣的下場。我們應該學習百丈禪師「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即使到年老仍然堅持工作、樂在工作的精神,勤於與人為善、服務他人,自己的生命也會臻於圓滿!
摘錄自佛光文化《靈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