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沐雨
我一直希望能夠以幽默的態度來對待孩子,把他們當作朋友,也盡量朝這個理想去進行,所以當別人在說帶孩子很累的時候,我卻覺得小孩很好玩,因為他們時常會做一些有趣的事或說很可愛的話。
像我就喜歡把母子間的對話和兒子的童言童語記錄下來,讓自己每天生活在童話王國裡,偶爾想想,嘴角還會上揚呢!
我一直以來都認為親子間本來就該這樣,直到那天去拜訪一位很久不見的朋友,看到他們親子之間的相處模式,直叫人覺得不可思議。首先到外面餐廳吃飯時,朋友硬要孩子坐在她身旁,而孩子則是一副非常排斥的模樣,堅持一定要坐在我兒子的旁邊,而且對他媽媽講起話來,完全是一副大人口吻,得理不饒人又非常不耐煩,朋友同樣也是用命令的口氣對他說話,接下來,這種相處模式不斷重複。
後來,我把這個例子說給同事聽,她見怪不怪地告訴我,現在她跟她兒子就是用這樣的相處方模式啊!我這才思考到在傳統的教育下,想教出快樂幽默的孩子,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因為在分數至上的社會中,許多父母都只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好讓父母有面子,所以要如何當個幽默的父母和培養出快樂的子女,不管是父母或孩子都有很大的學習空間。
其實,我也不是一開始就完全能夠以這樣的態度面對孩子,畢竟一個家庭是由兩個生活背景完全不同的人所組成,想法和作法難免都不一樣,雖然我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是以比較開放的態度來面對兒女成長,養成我比較容易用開放幽默的態度來處理親子之間的關係。
可是另一半是出生在典型的軍人家庭,凡事注重紀律,嚴以待人,往往都是先畫好一個框框,讓孩子待在框框裡面,什麼事都不能超出他的掌握,以致親子關係很緊繃。所以,外子在時,家裡的氣氛都很凝重。
即便如此,我還是會用一些方法來改善孩子與他爸爸之間的關係,比如,全家人在一起時,我會跟孩子玩說故事接龍遊戲,炒熱氣氛;或是散步時,每個人說個笑話,我們最喜歡說的是老婆婆坐公車的故事:「因為她怕坐過站,總是每到一站,就拿著雨傘戳司機的屁股,問這是哪裡?司機被戳煩了,就說這是我的屁股!」說完,大家都笑得東倒西歪。
外子一開始看我們母子說得那麼開心,有點吃味地不以為然,不過久而久之,他也覺得孩子的童言童語很可愛,慢慢地便融入我們的親子團中,有時他們父子玩得比我還瘋呢,讓我們做父母的又重新過了一次童年!可見,只要有心,願意等待、改變及學習,每對父母都能為自己的家庭創造良好的氣氛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