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無論經濟如何起飛,上海、北京等國際知名都市的建設如何地震撼海內外,大陸貧富與城鄉差距仍待拉近,也因此,「細胞工程」、「雨露計畫」及「春風暖人心」等扶貧計畫一一在各省持續開跑。
投入人民幣一億四千萬元,已幫助五萬三千多個專案示範戶的河北「細胞工程」,以有勞動能力的貧戶來啟動建設,使收入變成常態性,達成專案到戶、資金到戶的規畫,廣大貧困家庭因此發揮更有力的積極性。
河北阜城縣三裏鋪村一個蔬菜大棚裏,農民郭秋來喜開心的說:「過去,給點救濟糧、救濟款,也能頂一段兒,但吃完花光後還是窮。現在,扶貧辦幫他家建了這個大棚,一年能掙一兩萬元。」
郭秋來所在的三裏鋪村目前已發展蔬菜大棚百三十多個,村民人均收入超過三千元。郭秋來的妻子起初反對丈夫建大棚,擔心好不容易攢下的微薄家底賠了進去,但看丈夫在扶貧工作隊的幫助下,不僅建好了大棚,種上了櫻桃番茄,還不愁銷路,當年就還清了一萬元借款,才改變了想法。如今,她天天在大棚裏栽種著各式蔬菜!
同樣的愛心行動在潮州叫「春風暖人心」。
「有了它,我們一家的基本生活就有著落了!」潮州市湘橋區低保戶戴巧花拿出自己的愛心存摺高興地說。近一年來,潮州市「幫扶特困家庭愛心工程」,捐助籌款近五千萬人民幣,把原來節日性的制式慰問活動規畫為常態化,目前共有一千五百戶居民受惠,「不是一年三節才領到救濟金,這樣每個月都領得到的情況,我和街坊不必擔心有一天沒一天的。」戴巧花如此說。
扶貧計畫全面顧及,潮州市還另外設計了多項配套措施,譬如在潮州慈善總會慈善資金中設立了「特困家庭重大災難救助基金」專戶;市中心醫院也設立了廉價門診和廉價病房,為低保戶、特困家庭提供優惠。
大連市的扶貧也有一番成效,開發了各類專案一百八十六個,使全市低收入鄉鎮人均收入達到四千九百元,「我們這些低收入的貧戶,已經可以自己種植、養殖,並且建蓋蔬菜大棚、栽新品種水果,修道建橋也有譜了。」
市民魏定國一人打工養七口,帶動約四百萬貧困人口脫貧的「雨露計畫」讓他大大喘口氣,擁有自己的魚池外,小孩也進了新學校,他可以說是專項資金七億三千元所培訓的一百六十五萬人之一,和他一樣感到未來充滿希望的貧戶正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