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防家暴 別給親人過度壓力

 |2016.02.01
1103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農曆春節團圓,不過相聚不一定歡樂,反而可能因摩擦衝突,衍生家暴案件。衛福部資料顯示,春節放假愈多天,家暴案通報數愈多,因應春節九天連假,專家建議家人多以「三明治」表達法溝通,先肯定、提醒再鼓勵,減少衝突,降低暴力傷害。

衛福部保護司長張秀鴛表示,平常很少長時間相處的家人,難免因習慣不同、意見不一而衝突,加上酒精催化、春節警察人手缺等因素,直接或間接造成家暴提升,假放得越長、家暴案越多。去年春節六天,每天平均約一百二十件兒虐通報案,相較當月每天平均九十七件,明顯增加。

台灣家暴暨性侵害處遇協會理事楊聰財表示,對家長而言,為了發紅包、買新衣等額外支出,增加經濟壓力,引發夫妻、親子衝突。妯娌或姑嫂常有比較心態,比孩子成績、比家庭經濟,言語較勁不成,也可能動手動腳。

他建議民眾,溝通時多用三明治表達法,例如年菜太鹹,應先肯定菜餚做得不錯,再提醒鹽的用量,最後鼓勵「下次一定做得更好」,緩衝緊張氣氛,管教孩子也應如此。但親人間嫌隙太深,別硬湊在一塊,改成電話拜年。暴力發生,先跑為妙再報案,不要讓自己受傷。

張秀鴛表示,去年家暴通報案件被害人數,共九萬五千八百餘人,婚姻暴力占五成,其次為翁婆媳、手足、妯娌、子女對父母等暴力。民眾若遇家暴事件,可撥打一一三保護專線求助,春節期間不打烊,遇緊急事件,直接撥打一一○。

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補充,民眾照顧未成年子女有困難時,可撥打一九五七社福專線,由社會資源協助度過危機,也提醒民眾注意街坊兒少,免除高風險的家庭兒虐。

家暴新制「恐怖情人條款」四日上路,未同居親密伴侶納家暴法保障範圍,意即一般男女朋友或同性伴侶即使沒有同居,遭對方肢體或精神暴力,可向法院聲請民事保護令,請求相關單位的保護,不讓恐怖情人成為威脅,釀成悲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