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神木聖艾密里亞歐聳立在義大利恩伯利亞的丘陵上一千多年了,挺過中古世紀的小冰河時期,凹陷分裂的骨幹飽經風霜蟲害侵蝕。但它依然枝繁葉茂,見證著橄欖樹在地中海文明的永恆角色。橄欖樹適合生長的氣溫在攝氏十六到二十二度之間。
根植在小鎮特勒維(Trevi)的聖艾密里亞歐(Sant'Emiliano)是特殊品種,或許如此,讓它挺過十四到十九世紀的小冰河時期。
植物學家潘多爾費說,經過科學的檢測,聖艾密里亞歐高齡至少千歲,甚至可能超過一千六百歲,是全球最古老橄欖樹之一。除了品種特殊,潘多爾費假設聖艾密里亞歐所在的地點,有如小冰河時期的「避難所」,氣溫雖低,但植物還有生存可能。
在羅馬人征服恩伯利亞前,受希臘文明影響的伊特魯斯坎人已在當地定居並種植橄欖樹。
橄欖樹因為成長速度緩慢,從栽種到第一次採收果實要耗上約十年的時間,在承平時期才能普遍種植,「伸出橄欖枝」一詞仍代表和平的象徵。
橄欖的果實生吃苦澀,英國作家史托巴特(Tom Stobart)曾調侃說,「嘗過野生橄欖,還想到可以用這果實做點妙用的第一人,鐵定是個天才」。希臘荷馬的史詩中,流浪多時的奧德賽(Odyssey)在看到橄欖樹時,知道他終於回到家鄉了。
橄欖油是地中海飲食中耀眼的寶石,最早用來塗抹身體,作為保養、清潔用。到了希臘、羅馬時代,橄欖油成為飲食的一部分。
至今恩伯利亞仍有不少匠師級油坊,在傳統中引進新技術,產出優質橄欖油,並保存不同的樹種,繼續橄欖在地中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