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克慢遊》王浩一、劉克襄 從雲林斗六 到慢步蘭陽員山下

文字整理/柯帕 |2016.01.17
4496觀看次
字級
《浩克慢遊》王浩一、劉克襄 從雲林斗六 到慢步蘭陽員山下 圖/麥田出版社提供
《浩克慢遊》王浩一、劉克襄 從雲林斗六 到慢步蘭陽員山下 圖/麥田出版社提供
《浩克慢遊》王浩一、劉克襄 從雲林斗六 到慢步蘭陽員山下 圖/麥田出版社提供

文字整理/柯帕 圖/麥田出版社提供

斗六

生活裡找傳統 傳統裡活出新滋味

如果要了解斗六的繁華,一定得走一趟太平大街。太平大街的巴洛克式牌樓建築,在明治與大正時期的風格是截然不同的。要用花稍、細工等形容詞形容都對。倘若仔細研究女兒牆,會發現無論手工或者對生意好壞的想像,都以圖騰表現出來。如以這條老街和其他地方的再造老街比較,二者的差別在於太平大街的「保留」,保留永遠勝過再造,也因為保留才會釋出一些文化訊息的符號。

生老病死一條街

從清朝到日治時代,斗六太平大街就承擔著中南部交通孔道的重要任務,也是當時商賈旅人休憩的驛站。因此,大街上所蓋的建築物,無一不反映出當時社會繁盛的榮景。短短六百公尺的大街,卻矗立有八十多棟日治時期巴洛克風格的牌樓歷史建築。紅磚、女兒牆、山牆,直到今日仍保存得非常完整。漫遊在大街最大的驚喜,其實是看到許多百年老店仍然留存,像中藥店、手作棉被店等,還有許多保留傳統文化記憶、讓人感動的店家與畫面,讓人流連。

如果老街存有老中藥鋪,那是必然要走訪的。長生堂診所的老藥師是幽默健朗的耆老,玩笑口吻請教他,如何重振男性雄風,他也故作認真配合,說明應該抓啥藥草,令人莞爾。而正色向他詢問、請教,百年前賣中藥跟廟宇的關係,是否就像現在醫院開出的處方箋?如廟裡面的善男信女抽籤之後,如果神明指示要吃何種中藥,是否會來藥鋪抓藥?老藥師回應解說道:如果西藥吃來吃去都不見效果,去了醫院也毫無起色,去請示了神明後,神明賜給信徒藥籤,結果吃了抓來的中藥竟病癒了,這就足以說明中藥的奧妙。老藥師取出一本他親手抄寫的老藥籤簿,裡頭密麻載滿近百年的病歷。耳聰目明的他回憶道,以前在太平大街上,單中藥鋪就有五、六家之多,可見當時此地的榮盛。

太平大街上除了中藥鋪外,還有銀樓與婚喪喜慶的雜貨店。街上亦有媽祖、觀音等寺廟的信仰,可真謂「生老病死一條街」,更讓太平老街的庶民文化徹底的整全了。

慢步蘭陽

在員山下 晴耕雨讀

員山位於蘭陽平原西部,因為區內有一座圓形山丘(海拔約四十公尺),遠眺有如一個圓頂,故名員山鄉。農業人口占居民中多數,為一民風純樸城鄉。

看過南部和中部的水田後,非常好奇且迫不及待想看看蘭陽平原的水田。水田曾是宜蘭人驕傲的景觀,但歷經高速公路通車,以及西部人至此買地蓋樓後,宜蘭地景將會有何劇變?這也將是此行造訪關注的目的之一。

當然,此行將沿著水田慢遊,並拜訪幾位在宜蘭過著晴耕雨讀生活的朋友們。

我的農夫朋友

行旅各地,結識農夫朋友,是生活的一大樂事,賴青松便是這樣的朋友。

他應該算是台灣未來的農夫指標性人物。這位曾將種田筆記出版的作家,一見面便問起最近是否有新的作品,他開玩笑說,每年都有作品啊,種在田裡面。青松家挑高的屋子,牆上堆滿書。說他可能是全台灣最愛看書的農夫,他謙虛地回答,應該是最愛買書的農夫。

新生代的農夫,比較過去而言,學歷相對較高,務農的動機也較多元。很多人存有閱讀習慣,就是昔人的「晴耕雨讀」,意即有耕就有讀。在這裡,可能耕的時間跟讀的時間差不多,一半一半,因為宜蘭常常下雨。

青松分享著新生代農夫的摸索期,常常想從老農夫身上學習耕作的經驗值,但是老農們對於傳統的耕種方式,總是表達不完整,跟他聊很久,最後的結論總是「就是這樣」四個字,有時還會直接下結論,「足簡單啊,無采你讀到碩士,啊就安呢(啊就是這樣而已),去巡一巡,看就知道了。」

住在鄉下,聽老人家說農田的故事很有趣,甚至聽這裡的在地人講小時候的事情,也都是很特別的體驗。他們對土地的感情猶在,只是想不出方法改變耕作方式,讓農作可以傳承下去。青松是一個外來者(老婆是員山人),反而更能從旁觀者的角色介入。

水田附近的溝渠水質十分清澈,還可看見婦女在潺潺流動的溝水裡洗滌衣物。宜蘭的好山好水果真名不虛傳。相信未來,將可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或來到這裡落腳生根。

散漫也可以耕作 倆百甲友善農夫

來自台南的林憲忠,是員山「倆百甲」的成員,也是非常關心生態議題的年輕人。這是他來到員山的第一年耕種,田裡雜草跟稻禾一樣高一樣多。跟他開玩笑說,如果從前種田的老農看到他的實驗水田,一定搖頭嘆息。憨厚的他傻笑,約莫再兩個月就可以採收稻米了。

林憲忠的耕作方式是另類的「散漫農法」,他種田主要是因為想實驗自己心中的生態模式,並讓從事傳統耕作方法的農夫可以慢慢接受。生態最重要的就是多樣共存,用最低度的干擾與環境共存,但是直接跟農夫說生態,他們不容易接受,換個說法,降低田事的勞力工作(減少下田、容許不同生物存在),獲取較高經濟效益作物(有機米),這個角度對農夫們也許有效。他也玩笑坦言,想這樣做的原因,也是因為他本來就不想做得太累,所以散漫農法就誕生了!

他的農田有一塊湧泉,底部冒著沙,泉水從地底湧出來,這是地下水。宜蘭這樣的湧泉不少,主要是因為宜蘭幾乎全年有雨,豐沛的雨水流向大海,夾在中央山脈與雪山山脈之間的宜蘭,經過河流長時間的沖刷,形成大小不一的沖積扇,因為水量豐富,有些地區便擁有自然湧出泉水的湧泉帶。這樣的湧泉由於水源即在田裡,污染比較少,也因為經過的地方少、養分也相對較少。

泉水裡有各種生物,像牛屎鯽仔的小魚,這裡還曾發現過鱔魚,但都是小魚苗。田裡還可看見尖瓣花,它是美濃三寶(福菜、水蓮、尖瓣花)之一,就像一般的青菜可以食用。

林憲忠的實驗農地,物種豐富。荒廢的田通常水源不豐沛,但他的水田因為實施自然農法刻意荒廢,所以水還是很多。水多,植物種類自然就多,加上背後有座山,這裡根本就是一座自然的生態博物館。

從賴青松到林憲忠,從晴耕雨讀到生態農地,台灣的年輕人,回鄉投入農作改革,這也標示著台灣農業的里程,因為注入了這些年輕新血的小革命,而有了可以期待的新契機。

賣書還是賣菜?小間書菜

門口立牌黑板用粉筆寫著:2014/小間米/預購中。小間書菜是一間由鄉下老屋改裝、佇立在大馬路邊的二手書店。

小店裡頭全部是有機蔬菜和手作食材,隨手一拿就是賴青松太太製作的可口豆腐乳,商品的陳列隨興而舒服。牆面木板層架上的書籍陳列著好幾層,數量頗可觀。

小店的老闆娘彭顯惠,也是「倆百甲」新農成員,她是台北人,嫁至台中後,再「發配」到這美麗的邊疆來。到員山的故事轉折,緣起於顯惠嫁給台中人的先生江映德後,過起嫁雞隨雞的生活,先生從事了十九年的工程師生涯後,決定轉換跑道,從事友善農業,於是就落腳到了宜蘭。當初原來選擇兩個地方,一個雲林,一個宜蘭,她笑著說,雲林對她這樣體胖的人太熱了。

「小間書菜」小小的,卻熱鬧萬分。貓狗自由通行,以物品而言,麻雀雖小卻是五臟俱全。店裡的蔬菜大多來自在地老農,或倆百甲年輕農夫的栽培,沒有農藥,沒有化學肥料,店裡並有不同於三星蔥的員山品種青蔥。

小間,在日本是指六個榻榻米大小的空間,對於物欲最小化的意思。小村有小間,小小的幸福或許改變不了大環境,但它是在地農民共識的新結晶,璀璨而溫暖。以蔬菜和書組合的甘仔店,可以和學校、寺廟鼎足而三,成為社區的新希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