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先求有 再求好

加伯 |2016.01.06
1649觀看次
字級

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饒夢霞到岡山就業中心演講,分享年輕時頂著碩士學歷光環到美國洗碗、洗車打拚奮鬥的故事,鼓勵失業者「找工作先求有、再求好」。

饒夢霞從小品學兼優,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畢業後,到學校任教,之後繼續進修,到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讀碩士班,並結婚。

「老公到美國進修,我只好當孟江婆萬里尋夫囉」,饒夢霞取得碩士學位後,為愛走天涯飛到美國,她在沒有娘家金援、手頭積蓄又不多的情況下,「職業不分貴賤」,到洗車場以及中國餐廳找洗車、洗碗的工作賺錢養家。

饒夢霞說,在美國起步階段,雖然辛苦,但也成為她人生重要養分,「現在我一手好廚藝,就是在那時學來的」。

她以這段經驗為例,鼓勵失業者,在人生窮困階段,先找工作填飽肚子最重要。累積豐富經驗之後,轉職就比較容易。

她鼓勵年輕人書念到一個階段先就業,踏入職場發現欠缺的部分再進修。

人的心態都求多求好,最好「一次到位」,「大碗盈邊」。但主客觀環境不一定順遂,人生成就大多漸進累積,先求有再求好,放下身段,先求生存,再求發展。

命都保不了,還在「吃碗內看碗外」,東張西望不實際。(加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