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間 民主政治的價值

文╱徐宗懋(文史工作者) |2016.01.05
990觀看次
字級

文╱徐宗懋(文史工作者)

總統大選投票時間逼近,儘管這是重大例行的程序,而且是多年政治奮鬥的成果,理應值得欣慰,但台灣面對兩岸局面的特殊性,社會人心中存在深沉的憂慮,擔心主張台獨的民進黨如果重新執政,局面將像陳水扁擔任總統時期般的動盪,甚至更糟糕!

這裡必須問一件簡單的問題,實行民主政治的初衷是為了讓國家更安全,讓國民更幸福,如果情況會變得危險不可測,那麼民主政治有何價值呢?因此,我們應該對民主有信心,當然,不是盲目的信心,而是有事理根據的。

民主政治建立在中產社會為主的經濟社會,存在許多中間社會團體,透過政策辯論定期改選,更替行政治理團隊,以避免權力集中於個人或政黨,避免少數獨斷獨行造成的悲劇。在這個意義上,民主政治並無法保證最好的治理效果,但卻可以避免最壞的結果,因為在最壞的結果出現之前,民眾就會把執政者換掉。

從一九九六年首次總統直選以來,台灣已經歷過五次總統大選,換過好幾任政府,對於這套制度的運作,我們已經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也足以總結一些教訓,包括民選政治中長期的國家走向以及短期的民意動向。

就短期民意而言,很明顯的,民眾不太有長期的記憶,也不會有高超的遠見,民意通常是短期社會現象的回應。譬如說,一些突發的事件,就足以改變選前的民意,影響選舉的結果。前年九合一大選,因為食安問題的大肆報導,造成國民黨的民調急轉直下。最近美國發生恐怖攻擊事件,一向言論激進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民調立刻扶搖直上,所以突發事件可以快速影響選舉結果,這也證明了民意不是對長期政策思考的結果,而是對短期事件的立即反應。

至於長期的走向,仔細思考,每一任的總統都希望自己的政策能不被改變,無論從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都是如此,但事實上沒有一個能夠以主觀意志主導長期不變的政策,民眾總是到某一個程度,就會把權力再交給另外一邊,從而出現政策左右擺盪,並在擺盪中向前邁進。

過去的事實證明,民主政治會約束行政權的無限擴張。以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為例,最初幾個月挾著選舉的大勝,柯擺出指點江山的姿態,無論他說什麼,媒體都大幅報導。他要查五大案,要設廉政委員會,要查一大堆以前的事,威勢逼人。但那終究是一時的假象,法務部退回了他的調查案,加上颱風天台北缺水缺電,市容的恢復較過去為慢,民眾開始改變觀感,柯文哲的權威訊速跌落。如果蔡英文選上總統,兩岸局勢變壞,社會變得提心吊膽,不需要多久,民眾就會放棄對她的支持。

在民主政治中,民眾是永遠不念舊的,他們會拋棄沒有帶給他們安全和發展的任何首長。正因為這種反覆的短期行為,保證了極端的政策不可能實現,這正是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