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少 工作多 皇上不好當

 |2016.01.05
1345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皇帝與平民距離實在太遙遠,民間傳說的帝王生活大多是坐在金鑾殿上接受三叩九拜,或者成天與嬪妃廝混。那麼,皇帝的一天到底是如何度過的?「微信上的中國」有一篇文章,利用現有歷史文獻鉅細靡遺地整理出清代帝王日常生活。

清代皇帝每天早晨寅正至卯初(凌晨四時到五時)就要起床。梳洗完畢後,第一個任務是去長輩處問安。康熙時期請安時間較晚,約在巳時(上午九到十一時),雍正以後的皇帝每日起床後就得趕往慈寧宮,向太后問安。

卯時至辰初(上午五時到七時)是上早課、進早膳的時間。清代皇帝十分重視文化教育,皇帝的早課稱為「日講」,每日由選定大臣主講儒家經典和《資治通鑒》等治世典籍。

上完早課,皇帝才能享用第一餐。與常人一日三餐的習慣不同,滿清皇室只有清晨、午後兩頓正餐。正餐的分量相當驚人,乾隆皇帝的正餐曾多達二十幾道菜。

御門聽政 如現代主管

用完早膳,皇帝該上朝工作了。但影視劇中浩大莊嚴的早朝鏡頭其實十分少見,在清代甚至一年都很難出現一次。

歷史上最類似的制度是清代前期的「御門聽政」,但地點在乾清門的門洞裡,而非堂皇的金鑾殿。太監在門洞裡架設御座,官員在門外向皇帝匯報政事,程序像現代企業的下屬向主管呈報,極為簡單。另一項重要政務是批答奏章。康熙、雍正、乾隆都親自批閱奏章,時常工作到深夜。雍正是著名的工作狂,每天要批閱的奏章多達五、六十件。他在臣下奏章上的批語,有的比奏章本身文字還多。工作到午時(上午十一時),是午休和第二次正餐時間。

正餐用畢大約未時中(下午二時)。如果皇帝不繼續處理政事,可視下午為休閒時間。皇帝的愛好各有不同,例如康熙喜歡讀書,乾隆則以作詩氾濫著稱。

酉時(下午五時),皇帝的娛樂時間結束,接下來有一頓小吃作為晚點,並於戌時(晚上八時)早早就寢。按清宮規定,皇帝不能隨意到妃嬪宮裡過夜,要妃嬪陪寢,就要在中午正餐時翻牌決定。被召幸的妃嬪當晚不再回寢宮,但也不能整夜與皇帝共寢,只能在寢宮旁的圍房暫住。皇帝真正入睡時,只有隨侍太監能留在身邊。當然,這些日常大多由治國嚴謹的皇帝維持,難免也有荒廢國政的皇帝,至少大家能夠了解,這些創造治世盛景的偉大帝王可不是好當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