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曾是蝴蝶王國,如今許多蝶群已不復見;電影《展翅的生命力》工作團隊導演江國賓、攝影詹家龍等人為了追逐神祕的翠灰蝶(見圖/取自網路),深入台灣中海拔山區的霧林帶,歷時五年終於完成這部電影,讓這群被科學家稱為「迷霧森林裡的活寶石」的蝴蝶,得以躍上大螢幕,揭開神祕的面紗。
中央山脈、雪山山脈等中海拔山區的霧林帶,終年雲霧繚繞,不只是許多獨特昆蟲的家園,也有許多珍貴稀有的蝴蝶在此生活。這些蝴蝶中有一群神祕嬌客稱為「翠灰蝶」,牠們是冰河孓遺生物,可說是見證冰河期的活證據。
體型小住得高 芳蹤難尋
翠灰蝶約有二十七種不同種類,牠們的翅面多樣,閃耀多彩光芒,只不過,要見到翠灰蝶的廬山真面目並非易事。這些神祕嬌客大多停留在數十公尺高的樹冠、寄宿在高大的殼斗科植物上,且與一般蝴蝶在花群中穿梭的特性不同,牠們時常在枝葉間神出鬼沒,要找到牠們實在不容易。
江國賓說,成蝶只有十塊錢銅板這麼大,蝶卵只有芝麻粒大小,光是要找蝶卵、幼蟲,就十分困難,過程猶如「樹海中找一根大頭針」。
影片中拍出翠灰蝶振翅飛舞的飽滿生命力,就連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毛毛蟲,也拍得極為可愛;詹家龍說,要拍到毛毛蟲爬行是很困難的事,因為一天二十四小時中,毛毛蟲只爬行約五分鐘,為了捕捉動態畫面,一定要守一整天。
山區多雨 1年只能拍5天
詹家龍說,翠灰蝶一年只出現一個月,但是在中海拔霧林帶中,翠灰蝶出現的那一個月,可能有二十天在下雨,五天是陰天、五天是好天氣,因此要能拍到翠灰蝶,只能把握一年中五天的好天氣。
江國賓說,為了拍攝破蛹而出的畫面,也必須花很多時間等待,拍攝要靠運氣,也要靠體力,常常等了一天,不小心睡著,醒了之後,發現蝴蝶已經破蛹,而且蝴蝶飛得很快,常常一飛就飛出鏡頭,也常讓人懊惱。
「牠們實在太小了,小到沒人注意到牠們」,江國賓認為許多人以為蝴蝶只出現在淺山或者平地,從未注意高山也存在稀有蝴蝶,這幾年高山棲地開發愈來愈嚴重,許多森林被砍伐殆盡,山區成為高經濟果樹、茶園等種植地。他說,蝴蝶都是單食性生物,只吃一種植物,就算做太多綠化、種植再多樹木,只要那種植物消失,就危及蝴蝶生存。
《展翅的生命力》今年獲得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影片定明年一月開始在公共電視、國立台灣博物館等免費播映。製作人劉國同表示,影片無償提供公益使用,希望大家觀賞後能體會到生態的美麗和面臨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