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歷史專家發現,江西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風上,有孔子圖像及生平介紹文字,這些介紹文字比《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和《史記.孔子世家》都早,可能改寫孔子生年。
西漢海昏侯墓位於江西南昌新建區大塘坪鄉觀西村東南約一公里的墎墩山上,歷經五年考古發掘,已出土各類文物逾一萬件。
北京聯合大學歷史專家王楚寧日前撰文〈海昏侯墓孔子屏風淺釋〉,認為屏風上的文字介紹孔子的基本個人情況,明確寫著孔子「字中(仲)尼,姓孔,子氏」,將孔子的姓、氏、字完整記錄,而之前各種傳世書籍都沒有完整記載孔子的姓與氏。
孔子屏風的第二列文字「魯昭公六年,孔子蓋卅矣」,明確記載了孔子三十歲時的準確紀年,由這一時間點可以推算出孔子的生年為魯襄公七年(公元前五六六年)。
孔子屏風記載的孔子生年比《春秋公羊傳》和《春秋榖梁傳》記載的公元前五五一年早十四年、比《史記.孔子世家》記載的孔子生年早十五年。
江西《信息日報》報導,海昏侯墓出土的屏風上文字記載,可能改寫孔子的出生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