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心血管疾病相當多,常為了醫療問題,讓醫師及病患相當費心。現在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心臟最外層中的細胞接受刺激後能深入心肌,幫助修復受損組織。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顯示,受損心臟有望借助患者的自體幹細胞進行修復,這兩項研究結果可望造福病患。
據英國「獨立報」日前報導,倫敦兒童健康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心臟最外層包含一種叫做祖細胞的細胞,它像幹細胞一樣,具有生長成心臟中任何一種新組織的能力。負責這項研究的保羅‧賴利說,只要「適當」的指令,使它們形成新血管,即能幫助修復心肌損傷。這有別於之前,科學家一直認為成熟心臟的細胞處於「靜止」狀態,任何參與修復心臟的祖細胞必須從骨髓移植到心臟。
研究人員說,從實驗鼠的試驗得知,利用蛋白質胸腺素│貝塔4刺激祖細胞,可以使其進入心肌並形成新血管。在新血管運送氧氣和養分的過程中,受損心肌可生長出新組織並自我修復。此發現有可能開發出基於病人自身心臟細胞的療法。
此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豬身上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受損心臟可望由患者自體幹細胞修復。研究人員表示,豬的心臟與人的心臟相似,因此對人體的臨床實驗可望在一年內展開。
據參與研究的愛德華多‧馬爾萬介紹,他們先從豬的心臟中取出一塊不到一厘米大小的心肌切片,然後培育幹細胞,最後通過連接腿部動脈的導管將約一千萬個幹細胞注入豬的心臟。這些幹細胞此前已被染色,使科學家可以看到幹細胞與心臟結合的位置。
研究證明,幹細胞能夠與心臟結合,兩個月後,它們仍然存在於心臟組織中。這表示,在心臟病發作後馬上用心臟的健康部位細胞修復受損部位是可行的。研究人員說,從患者自身心臟提取幹細胞的最大好處是可以避免排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