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備受矚目的中國大陸首部《反恐怖主義法》將於明年一月一日正式生效,政府將依此擴展反恐部門,同時允許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在獲得中央軍委和其他參與國批准的情況下,參加海外反恐行動,引起外國關注。而此法也要求科技公司交出加密秘鑰,引來限制公民言論自由的疑慮。
有關法例已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共有十章九十七條,將恐怖主義定義為「通過暴力、破壞、恐嚇等手段,製造社會恐慌、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脅迫國家機關、國際組織的主張和行為」。根據該法,反恐將納入國家安全戰略,設立反恐工作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和指揮全國反恐工作。
法例又提出,中國軍隊、武警、公安、國家安全部門,經中央軍委及國務院批准,可以出境執行反恐任務。另外,若中國在境外的機構、人員、重要設施遭受恐襲,經與有關國家協商同意,國家反恐工作領導機構可組織外交、公安、國家安全等部門,派出工作人員赴境外開展應對處置工作。
這部反恐法日前在全國人大常委會上,獲得一百五十九名代表一致贊成通過。國家反恐辦副主任、公安部反恐怖局長安衛星稱,當前恐怖主義已成為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因素,而近年來,受國際恐怖活動的頻生、境內外「東突」勢力滲透煽動的影響,中國所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亦日益增加。
他表示,在現有法律規定的基礎上,制定一部專門的《反恐法》,既是當前打擊恐怖主義的現實需要,也是中國的國際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