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育 偏鄉孩子找到生命價值

 |2015.12.28
1704觀看次
字級
桃山國小為提供更多養分給學生,開辦提琴課,學生常流連往返不肯回家。圖/桃山國小提供

【本報新竹訊】如何用音樂與教育翻轉偏鄉學生命運?新竹縣桃山國小長期發展音樂特色,校園隨處可見鋼琴擺放,一到放學時間更可聽到學生演奏小提琴,桃山山谷不時縈繞音符,這都是學校正在進行一場社會改革。

偏鄉學生缺乏的不是食物、住所,而是當離開家鄉時,如何被社會認同?五年級鍾姓學生從小父母離異,平常由父親照顧,但他不喜歡回家,因為父親長期有酗酒習慣,他說,唱歌、彈琴讓他忘記不快樂,因為音樂帶給他幸福,學校自從開辦提琴課後,更常常「忘了該回家」。

他解釋,自己節奏感很好,很多歌曲聽幾次就可信手拈來,學校今年三月開辦提琴課後,每天最期待就是拉著琴弓演奏《快樂農夫》、《小蜜蜂》等曲目,現在更想學爵士鼓,希望未來可以當個音樂家,繼續在音樂上執著。

原住民學生在山上獲得教育機會,長大後還有嗎?桃山國小校長蘇美娟表示,原住民學生進入都市會遇到挫折,不管是融入群體或歸屬感,多少會與都市學生落差,他們可以選擇面對,或是像自己的父母,抱著酒瓶倒在路邊。

蘇美娟說,這一切都是在撒種子,校方能做的是盡可能提供養分,讓他們在求學階段,透過長才獲得成就,尤其山上孩子對音樂非常有天份,如果這時不撒種,要等到何時呢?不過校方現在也面臨老師鐘點費、提琴維修費等問題。

桃山國小老師蔡怡珊來到學校不到一年,卻被學生改變了教育價值。她說,過去當老師是希望用「生命來改變生命」,但來到這才知道,只要默默伴隨他們成長,用教育就改變「生命的價值」,利用音樂是可以翻轉偏鄉學生命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