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驚豔 相約地鐵站的浪漫 文/愛麗莎 圖/陳秀全、鄭旭峰提供 |2015.12.26 語音朗讀 128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劇院站陶瓷浮雕。鄭旭峰提供 Elektrozavodskaya 電廠站。 每一站都呈現不同的藝術風格。 劇院站陶瓷浮雕。 精美的藝術作品,藏在地下鐵車站內。 劇院站陶瓷浮雕。 文/愛麗莎 圖/陳秀全、鄭旭峰提供 二○一○年三月,莫斯科地鐵站發生兩起爆炸,自殺炸彈客選在上班尖峰時段,連續攻擊兩個紅線地鐵站,造成死傷無數。隔天,通勤族仍若無其事搭乘地鐵,但是這個震撼一直在我心中留下陰影,從此盡量不搭乘地鐵。直到二○一三年我密集參加婦女會出遊活動,集合地點都選在地鐵站內,才再度活躍在這個美麗的地下宮殿。 印象最深刻的活動是參觀地鐵博物館,大家原以為:導遊帶我們觀賞名列前茅的車站,在擁擠的環境講解歷史一定很容易分神,因此報名人數不多。為了避免看得眼花撩亂,我先仔細研讀地鐵旅遊書。原來是參觀真正「地鐵博物館」──位於紅線Sportivnaya站出口旁一個不起眼的博物館,讓我意外瞭解地鐵建造的艱辛歷史。 俄羅斯早在一九二○年就開始研議建造地鐵,時機已經落後歐美先進國家,直到一九三○年始建,紅線於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五日通車,這一天是莫斯科地鐵的誕生日。政治人物、建築師、藝術家和雕刻家齊聚一堂;第一階段地鐵站總驗收,第一張車票出售於Sokolniki地鐵站,持此張車票的老人很開心地說,我坐過馬拉的街車和電車,很高興在有生之年可以搭乘地鐵了。 直到二次大戰前,莫斯科已經蓋了三條地鐵,大戰期間建造進度緩慢,但鑽挖凍土的技術已經非常純熟,冰天雪地的天氣照樣開挖。一九四一年,莫斯科進行保衛戰,地鐵照常行駛並當成庇護所,開放給不肯離開的市民使用。市民舒服地睡在ayakovskaya月台地板上的畫面登上報紙的版面,一九四一年慶祝十月革命二十四周年就在此站舉行。 地鐵站不但是空襲的庇護所,也成為指揮作戰的堡壘。Arbatskaya淺層的結構經過轟炸損及鐵軌,後來改建為深層結構地鐵站。而且越蓋越深,二○○三年完成的勝利公園站〈Park Pobedy〉,號稱莫斯科最深的地鐵站,其電扶梯就深入地底一二六公尺,打破世界紀錄。為何將地鐵蓋成如地下宮殿般堂皇?此一問題始終有諸多不同說法;一說是為了社會主義而蓋的人民殿堂,更超越資本主義能做到的程度。另一說是冷戰時期,為了便於市民躲核戰而蓋的豪華住宅。 這兩種說法都符合社會主義的公平原則,至今仍是地鐵所遵循的公平文化;地鐵由男播音員和女播音員輪流廣播站名表示男女平等,不時提醒乘客讓座老弱婦孺,年輕人甚至會讓座給年長的觀光客。我原以為廣播起效用,後來才知道是政府明文規定,乘客早已習慣成自然! 回到Smolenskaya站,那個我經常坐下來等人的椅子上,乍然出現等人的老人家,讓我聯想他年輕時等情人的景象,雖然青春不再,「約在地鐵站見面」仍是一種美麗的約定。 前一篇文章 全台景點 喜迎2016新年 下一篇文章 那些年,住在瑞士(上) 遙念瑞雪紛飛日 熱門新聞 01【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2【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3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4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5【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06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7【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8【營養專欄】這些奶,你喝對了嗎?2025.05.0309PLG冠軍賽 領航猿 VS 勇士5月5日開打2025.05.0210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2025.05.0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35小時驚恐通關記【印象旅人】懷念震災前花蓮願之旅【海闊天空】春天的約會 老眷村變身最美聚落【海闊天空】穿越疫情 日本追櫻感觸多 【印象旅人】嘉義祕境 春花燦爛【海闊天空】祈福之旅 走一段大甲媽祖遶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