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殿供奉的主神及輪值太歲(前排中)。
圖/人間社記者林澄杉
【人間社記者林澄杉基隆報導】秉承孚佑帝君呂洞賓濟世化人的精神,基隆代天宮融合儒、道、佛,引領信眾以虔誠的信仰及大公無私的精神,完成《代天宮誌》的編撰及慈善、文教、聯誼等社會公益事業,造福當地居民。
基隆代天宮興建於一九三三年,代天宮總幹事李劉傳表示,代天宮每年舉辦四大法會,現已擴大至十二項活動,並定期舉辦書法、讀經、五術築基、道教道義、姓名學等班別,課程融合儒、釋、道內容。
「環境、文物、扶鸞,是本宮三大特色。」李劉傳陳描述,代天宮位於基隆大竿林,佔地十多甲,群山環抱,前臨魚坑,現已改為社區高樓建築,取代自然景觀。宮中保存關公爐、神轎、詩文楹聯,為鎮宮之寶;傳承數十載的消災扶鸞,更為百姓解冤解惑。
代天宮另一特色是成立「神尊官邸─中途之家」。李劉傳說,由於被遺棄或搬家等原因,一時無法安住的神尊,都會送到宮裡供奉,近五年來,約有五百尊神明獲得照護,也轉贈有緣人供奉。
佛館神明朝山聯誼活動,代天宮將率信眾參與。佛光山基隆極樂寺監寺如開法師說,儒、道、佛一直是代天宮秉持的方向,透過佛光會督導陳麗雲的引薦,去年曾南下聯誼;代天宮並邀請極樂寺住持永範法師為信眾講解《地藏經》,樂於宗教交流,亦鼓勵信眾共同圓滿佛道上的修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