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部長卡特宣布,明年開始,美軍將開放女性參與戰鬥任務在內的所有職務。圖為美國陸軍女上尉葛利斯特(左)與女中尉哈沃(右)作戰演練的模樣。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防部長卡特三日宣布,從明年開始,美軍將開放女性參與戰鬥任務在內的所有職務,包括綠扁帽、海豹等特種部隊;這項舉動打破美軍長期存在的性別藩籬,堪稱是美軍的歷史性變革。但反對人士對表示這項改變,並不會讓女兵在戰場上更出色,相對地會拖累軍隊戰鬥力。
卡特在國防部記者會宣布這項消息。他表示,剝奪美國半數人口參與戰鬥任務,國防部無法成功捍衛國家。而女性官兵只要符合標準,就可以突破以往限制,為美軍的任務做出貢獻,她們可以駕駛戰車、發號施令、帶領步兵官兵戰鬥,「沒有任何例外」。
美國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力挺卡特的做法。歐巴馬說,身為三軍統帥,他知道這個變革就像先前的變革一樣,將再次讓美軍更強大,只要能達到標準要求的女性,將有機會為國服務。
參謀首長聯席會主席 缺席記者會
卡特的舉動儘管為軍中平權做出重大變革,但也引發內部不和的疑慮。卡特在這場記者會唱獨角戲,不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出席;鄧福德在擔任陸戰隊司令時,堅持陸戰隊四萬八千多名隊員維持清一色男性的傳統。對於鄧福德的缺席,卡特說,因為這項決定是他做的。
卡特指出,現有的禁令將在三十天內取消,新制上路後,約有將近二十二萬個戰鬥員額開放女性參與,約占美軍總員額的一成,包括步兵、裝甲兵、偵察兵與部分特種部隊,諸如綠扁帽、海豹、海軍陸戰隊步兵等。
卡特說,有關軍隊任務和工作的決定,將根據能力而非性別,機會平等不見得表示參與平等,有些任務會考量身體條件,某些任務也會考慮國際現實。
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馬侃則發表聲明說,將利用未來三十天檢視這項決定的意義。馬侃表示,卡特部長開放女性參與戰鬥任務的決定,將對軍人和軍方的作戰能力造成重大影響,國會在制定政府規定和軍隊法規上扮演重要的憲政功能。
美國軍校一九七五開始招收女性學員;一九九三年,美軍允許女兵駕駛戰鬥機以及在戰鬥艦艇上服役。
男女體能有別 西點採雙重標準
不過,美國軍事評論雙月刊(Military Review)今年初刊登曾服役於美國陸戰隊的艾登(Jude Eden)一篇題為「女性戰鬥職務體能標準爭議」(Women in Combat:The Question of Standards)的文章引述資料指出,陸戰隊新訓中心二○一三年的目標,就是要協助女性新生通過最基本伏地挺身測驗的門檻,但女性僅百分之四十五過關,男性為百分之九十九。
根據美國陸軍退役的密契爾(Brian Mitchell)在一九八八年出版的《軍中女兵:與災難調情》一書中指出,當西點軍校有高達百分之六十一的女性一年級新生無法通過體能期末測驗,而男性一年級新生的不及格率僅百分之四點八時,校方決定針對女性體適能,擬出雙重標準,並修正其他的要求條件。
因此,鄧福德沒說出口的是,兩性生理天生不同,照兩性平等邏輯來看,最基本的體能要求不應有性別不同的兩套標準,但多年來,美國各軍種體能訓練標準都是男女有別。一旦以同樣標準要求男女大兵,兩性間的差距可能更大。
允女性參與戰鬥的國家
加拿大
自1989年起獲准女性參與戰鬥,但多扮演支援而非作戰角色。
羅馬尼亞
志願軍將女性部署在戰鬥位置,已派遣近60名女性赴伊拉克參與近距離戰鬥。
法國
女性能夠在戰鬥部隊服役,但在軍隊約占19%的女性卻鮮少赴前線作戰。
德國
2001年開始女性加入戰鬥部隊。女性可自行選擇任何兵種,包括陸戰突擊隊。許多人曾參與阿富汗戰爭。
丹麥
自1998年起,女性可獲得任何軍銜。在體能要求更高的任務方面,兩性必須符合同樣標準。
以色列
1990年代即允許女性出近距離戰鬥任務,且女性適合擔任90%的防衛任務。
荷蘭
女性雖不被允許加入陸戰隊或潛艦服役,但可加入其他戰鬥準備任務。
紐西蘭
2001年起女性可加入武裝部隊的任何勤務,包括步兵在內。
波蘭
女性可加入所有軍事部門,自2004年起,政府要求有大專護理或獸醫學位的女性必須服兵役。
瑞典
1989年起軍方即不對性別設限。瑞典說,女性出戰鬥任務,對作戰任務是正面的。
澳洲
2011年9月對女性開放戰鬥任務,允許女性加入阿富汗特戰部隊、一般步兵團和裝甲部隊。前女總理吉拉德是澳洲首位女性海軍潛水員,力挺女性從戎。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