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到佛館 傳揚台灣技藝 |2015.12.04 語音朗讀 27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剪紙,李煥章〈琴棋書畫〉。圖/佛陀紀念館提供 粧佛,施至輝〈天師鍾馗驅魔〉。 竹編工藝,黃塗山〈松花花器〉。 【本報高雄訊】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自開館以來,來館展出的藝術家無數,作品形式多采多姿,有雕塑、繪畫、工藝,表現手法也各有巧妙。文化部文資局「記憶.技藝—一○四年度重要傳統工藝美術傳習計畫成果展」,將於十九日至明年三月六日在佛館本館展出。這次展覽其巧妙處,在於表現文化精神的傳承,作品有台灣的「人間國寶」,以及「人間國寶」工藝大師嫡傳弟子的藝品傑作。 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文化部負有保存維護珍貴傳統技藝及瀕臨失傳之文化資產,持續推動民間藝術保存工作,加速重要無形文化財的登錄指定的責任。 「人間國寶」即是通過《文化資產保存法》的審查,並經政府頒證的工藝大師。而其嫡傳弟子「藝生」則是精挑細選,學習的不僅是大師的技法,更重要的是大師的藝術思想、人品風範、氣節情操。 為公開展示薪傳成果及習藝歷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自民國一○一年起已於台中、台北等地策辦「重要傳統工藝美術傳習計畫成果展」,以發揚推廣傳統工藝之美。 大師風範 反映作品 「記憶.技藝」展透過七位工藝大師的作品,演示他們一生的藝術思想、行儀風範,包括:漆工藝王清霜,現存唯一日治時期,接受學院派漆藝專業訓練養成的藝師,精通各式漆藝技法,其「高蒔繪」技法更是無人能及;竹編工藝黃塗山,竹編作品反映常民生活,更擅長各項竹編技巧,諸如菊花紋編、山道紋編等。 粧佛施至輝,作品兼具木雕、漆藝、信仰科儀,以傳統神像樣式創作,為泉州派藝師中之翹楚;錫工藝陳萬能,目前台灣少數碩果僅存的錫器老師傅,在造型、技法上尋求創新,更致力克服錫器的氧化發黑、硬度不足等缺點。 傳統木雕則有葉經義、施鎮洋。葉經義承襲泉州蘇水欽派的精髓,並融合日式風格,尤擅人物、獅座;雕刻世家施鎮洋,承襲泉州傳統雕法,佐以鹿港風味,熟稔鑿花技巧,作品蘊含文化內涵。剪紙李煥章,將剪紙的形、神、意、藝發揮得淋漓盡致,作品堅持不離傳統,卻不斷創新。 連結過去 展現未來 透過七大類工藝、四十九件展品,傳承台灣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除了藝術家及作品介紹,還有多媒體互動,主要呈現工藝之美在文化中的生命力。透過這些作品,體會人間國寶與藝生的身、心、靈,每件作品代表著他們的技能、精神及涵養。 傳統工藝藉由人間國寶的手串連著「過去」、「現在」並擴展至「未來」,期許這項「傳統精湛的技藝」,透過人間國寶「傳遞手工溫度」,至藝生及後代的手中,讓「記憶.技藝」永續傳承。 前一篇文章 李登元以宇宙光 創作一筆書畫 下一篇文章 滿謙法師盼如來之子 造福世界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