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國信鹽城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焚燒爐,是江蘇殘破人民幣的「終點」。圖/取自網路
【本報綜合報導】土豪金版百元人民幣面世後,民眾在拿到新鈔的同時,也會想到一個問題:那些破損或殘舊的人民幣去哪兒了呢?
據大陸媒體揭秘,破損人民幣雖成廢紙一張,但也能「變廢為寶」,焚燒發電或製作成再生紙,甚至養蚯蚓。去年北京APEC會議的部分用紙,據說就是人民幣製成的再生紙。
據國際在線報導,江蘇國信鹽城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是江蘇殘破人民幣的終點,這些人民幣在此變廢為寶,焚燒轉化為電能,是貨真價值的「燒錢發電」。
江蘇國信鹽城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燃料專工朱洪偉說,殘鈔銷毀後一般由專人專車運送到鹽城。「一車殘鈔大約原值三十億元,重三十噸左右,一個月運來五車,全年運來殘鈔約一千八百噸,和秸稈混合焚燒。」殘鈔廢料到廠後卸貨,再進行粉碎,這樣更易於燃燒。
殘鈔廢料除了可發電外,焚燒後的灰燼還可做成建築用磚,在建築領域繼續發揮功用。
朱洪偉說,一車三十噸殘鈔廢料,能夠發電三萬千瓦時。以家庭每月用電一百千瓦時計算,每月焚燒殘鈔廢料發電可供一個家庭使用約三百個月。
除了焚燒發電,破損或殘舊的人民幣,還會被製作成再生紙。據央視新聞披露,在河北保定,有一處人民幣廢鈔銷毀地點,兩邊是農田,知道的人很少。
據稱,由於人民幣的原料主要是棉花,這些殘幣經過處理變成紙漿後,吸水性和柔韌性更強,更適合於生活用紙。去年北京APEC會議上,部分會議紙就用是人民幣殘幣製作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