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行 文/方秋停 圖/羅有隆 |2015.11.20 語音朗讀 222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羅有隆圖/羅有隆圖/羅有隆圖/羅有隆 十二月初與H如候鳥般南下,路邊房舍低矮,青木瓜於樹上等候成熟。隔著車窗感受漸濃的鹹潮氣息,寒暖交會,陽光勒住冷鋒,看似荒蕪的視野,一隻飛鳥經過,便拉出教人雀躍的生態想像。 圖/羅有隆 十二月初與H如候鳥般南下,路邊房舍低矮,青木瓜於樹上等候成熟。隔著車窗感受漸濃的鹹潮氣息,寒暖交會,陽光勒住冷鋒,看似荒蕪的視野,一隻飛鳥經過,便拉出教人雀躍的生態想像。 圖/羅有隆 文/方秋停 圖/羅有隆 十二月初與H如候鳥般南下,路邊房舍低矮,青木瓜於樹上等候成熟。隔著車窗感受漸濃的鹹潮氣息,寒暖交會,陽光勒住冷鋒,看似荒蕪的視野,一隻飛鳥經過,便拉出教人雀躍的生態想像。 巧遇飛羽,聆聽流水樂章 生於南台灣,生命盡是一次次親海與離去情節。記憶的風多無聲息,鹽分為水氣蒸發,隨興停留或被命運帶著走,終究形成特殊磁場召回遠飛生靈。 炎夏曝晒冬季霜冷,沿海生物於是有著堅忍性情。H續踩油門,眼前凋敝與揚滿生機的景象一同存在,此行但為尋求一分熟悉的感覺。打水器啵啵轉動整池雲影,突見淺水坪當中出現大白鷺佇足身影。一隻已經足夠,兩隻、三隻甚或更多……停,彎轉切勿太快,路邊群鳥聚集,瞧牠們恬然棲息、點水、相互追逐、款款低飛…… 淺水灘與天空相連著青灰色,白鷺拍打潔亮翅羽,高蹺鴴奔逐粉紅色細脛,荒涼景觀瞬間轉成繽紛。H拿相機四處捕捉見證角度,我則逕自沿著池邊走,但見馬纓丹綻放紅黃色小花束,另有一顆顆被遺忘的球果懸掛枝頭,童年印象裡的荒草野樹植出眼前的巧遇景致──羽狀葉與枯豆莢,銀合歡撐起自然圍籬,毛西番蓮結長小巧綠果。薄陽照灑,風有些冷,四、五隻赤嘴鴨戲水,池中漾出一圈圈波紋。踩著風慢走,心念無聲仍然造成驚動,人未靠近遠處鴴、鷺已舉翅飛向另一頭。 河中蚵棚如琴並列,風輕拂,鳥來彈跳,流水樂章持續進行著。雲層堆厚,近海陸地以蕭條景致迎接候鳥,羽翮拍動雲朵歸返,陽光烘暖著冷空氣。 目坐遊輪,拉開水霧景觀 船行水上,目光跟著遊走,不遠處一隻蒼鷺佇立沙洲,海茄苳為棲鳥分界。長嘴短喙於泥水間鑽探。琵嘴鴨戲耍、青足鷸覓食,水波汲去鳥語,偶爾一聲鳴叫於水間揚起旋即沉寂。含鹽沙洲孕育豐富的水族,水筆仔汲水飲露,一根根接連起天地間的玄祕關連。 導遊站於船頭訴說關於河流入海、鳥棲樹林以及外族與原住民的侵禦交流情形……午後風漸涼,天光雲影逐地昏暗,地上生靈正將活躍。烏魚於近處遠方躍出水面,人聲融進風中,我將視線置於水上,近海口處河面變寬水流趨急,一根根竹竿標誌定置魚網位置,漁民將用心藏匿水裡。安平古堡就在前方,歷史於岸上推演,童年至今的古城印象瞬間鮮明起來。 渡船彎轉,蚵架復出,古琴於水中串起相連弦音,關於季風去來、玄祕的龍脈地形與風水……導遊言之鑿鑿,我聽之藐藐…… 風浪調轉默契,釣客與流浪狗集聚凸岸,遠望似孤島上等待救援的族群。導遊說附近流浪狗多,並因來路各有習性與本領,城裡來的會看紅綠燈,鄉間的喜分黨派……長竹筏滯停棚架旁,海茄苳環繞,渡輪轉出一幕幕水景。 嬌客赴約,清音傳響岸上 暖冬不冷,風吹一身,陽光照出凋敝的淺坪,經行過,草叢傳出倉皇驚走的足音。飛羽靈動視野,接連起印象裡的熟悉之路。路樹田草一同蒼老,誰會記得哪一叢枯草曾經翠綠!芒草飽含對溫暖的期許,水邊蘆花長得較內陸厚實。淺水灘環繞,高倍望遠鏡備好。沙洲是為天然的舞台。天光照出多層次的水陸──淺灰、黑褐及青藍色……波光粼粼,陽光融合著水氣,一點點晶亮照出,幾隻小水鴨活潑眼前景觀! 而那北地前來的嬌客在哪裡? 順著解說員指示放遠目光,只見數百公尺外的淺水灘似有雪白連亙澤畔。登上踩椅,目對鏡頭,光亮小孔裡藏匿著數百羽翼──那縮頸藏翼,於風中挺立眠夢的,就是黑面琵鷺! 記錄板上寫著二百五十八隻,後到者仍在路上。 天空似海,群鳥於雲間泅泳,遼闊當中有著既定航線,黑面琵鷺如約前來,與岸上親善的眼神交會。那年的驚喜心情一擱放便逾十年,慶幸這片沙州仍然存在,並在有心人維護下更加完善。 攝影機遙對沙洲,螢幕即刻映現黑面琵鷺動態,一隻、兩隻、此群那群……各種解說腔調傳響,天天計數期盼,岸邊眼眸忘了白頭。 反嘴鴴以尖長嘴喙伸入水間,舉頭、吞咽復向前行……大白鷺拉長脖子,小魚拍動兩下旋入牠的肚子。 各種指爪紛至沓來,除了觀望,人類不知應當扮演什麼角色! 一隻金班鴴停留蚵架隨後飛起,風持續撥動,水岸傳響著清音…… 鮮美滋味,串連起海之歌 水沙相連,白鷺間歇飛起,含鹽的氣息瀰漫…… 心神眼眸向著溼地,也勾引起對海產的思念。無繁忙喧鬧港灣,亦無人潮湧動市集。近午時分幾輛路過車輛停靠路邊,三五家小吃店推出簡陋的招牌──蚵嗲、烤蚵、蛤,隨意坐下,遮棚外便是水塘及乾涸淺坪。肚子突然餓了起來,眼眸、味蕾靜候桌前,攤前燒烤架上騰起陣陣灰煙,隔壁桌遊客相互勸勉,盤飧見底,鳳螺蛤殼漸地堆高。 蚵為澤畔珍寶,蚵農以汗水照料,迎接風與陽光並以無風無難的祝禱,方得全養一方收成。蚵棚垂掛起串串海之歌,青灰色蚵殼記寫水紋,潮汐及風與陽光的對話盡在裡頭。炭火續燒,火舌熱情吻開緊閉蚵殼,十二粒裝滿一盤,似將河內菁華端上桌來。食時務必小心端拿,將湯飲入,如嘗御賜美酒般慎重。蚵以鮮美生命回報,唇齒與其軟嫩身軀觸碰,再多虔誠也覺不夠。 飽餐之後,候鳥將再舉翅,飛向含鹽天際…… 前一篇文章 詩 十八劃 下一篇文章 讀小說 燈籠橘子 上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退休之後2025.05.0107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世界行旅】 紋別市的流冰紀行【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