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尊白袍神像(圖下)是當初被扭斷頭的原始神像,「復刻」放大版的神像(圖上),也會因為雕刻師不留神或原木形狀等因素雕成傾斜的。圖/歐陽良盈
【本報高雄訊】高雄小港鳳林宮有三百一十八年歷史,宮中有尊「歪頭」的白府元歲神像,已是當地流傳百年的故事,神像歪頭主因,據傳是二百年前,白府元歲神像遭小偷竊走後扭斷脖子,此後神像不管怎麼修復,都會歪頭。
鳳興里長洪富賢說,廟內保留一座明朝傳下的木製香爐,也有荷蘭人來台時在紅毛港留下的西洋鐘等文物,不少外地遊客慕名而來,祭拜時發現三主神下有尊白袍神像「頭歪歪」,還以為廟方故意做的。
洪富賢說,相傳白府元歲是修練千年的蛇精,化作人身是位年輕俊俏的白衣美男子,他天性調皮喜捉弄村民,二百多年前被廟中的池府千歲收伏到麾下當探路先鋒,他活動於大林蒲一帶,是當地守護神。
他說,神像歪頭的原因,地方流傳的故事是有名竊賊,屢次偷豬被白衣男擾亂,跟蹤白衣男後發現,白衣男每次走進廟中就憑空消失,廟裡四尊神像中只有白府元歲沒有鬍子、穿白袍,認定是被白府元歲「壞好事」,一氣之下扭斷神像脖子。
他說,宮中神桌正中間較小的白袍神像就是當初被扭斷頭的原始神像,後來怎麼修復頭都歪向左邊,連「復刻」放大版的神像,也會因為雕刻師一個不留神或原木形狀等因素雕成傾斜的,「怎麼雕都不會正」,成了獨具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