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說佛頂因緣 讚揚六朝古都

記者金蜀卿綜合報導 |2015.10.29
2769觀看次
字級
南京牛首山佛頂宮內部。圖/中新社
佛頂骨舍利
星雲大師受邀參加盛會並致詞。
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大初法師手捧佛舍利進入佛頂宮。圖/鳳凰佛教提供

【記者金蜀卿綜合報導】二十七日釋迦牟尼佛頂骨真身舍利在中國大陸江蘇南京棲霞寺崇光塔內,迎請至南京牛首山佛頂宮永久供奉。來自海內外一百零八位高僧捻香、誦經,率四眾弟子至誠頂禮。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應邀出席供奉法會暨致詞,大師表示二○○八年在南京發現了佛頂骨舍利。談到經典中有關佛舍利供奉,以及建造「佛頂」為名的寶塔因緣。還提及當今佛教在世界文明中發揮的積極作用。

以下是致詞全文:

國家宗教局蔣堅永副局長、南京市繆瑞林市長、主席隆相和尚、各位大德法師、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護法信徒們,大家平安吉祥,大家好!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是世界的聖者;在六十五年前,我當時二十五歲,為了尊重釋迦牟尼佛,就想寫一篇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寫到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之後,以八十歲的高齡,在印度娑羅雙樹間,臨要涅槃時,弟子們就問佛陀問題:

路口建寶塔 瞻養安定心

佛陀!您應該住世,廣度眾生,何必要入滅涅槃呢?佛陀說,我已度的眾生,都度了;未度的眾生,已經給了他們得度的因緣。

弟子們心裡不甘,再問:佛陀!您在世的時候,我以您為老師,您涅槃以後,我們找誰做老師呢?佛陀說,以戒為老師。

弟子們又再問:佛陀!您在世的時候,世間很多的惡人、壞人,您可以調伏;您去世以後,那許多壞人,我們怎樣對付調伏呢?佛陀說:默擯,不要睬它,最為妥當。

弟子們再問:佛陀!您涅槃以後,您的佛法,我們結集經典,如何取信於世間的大眾?佛陀說,你在所有經典的前面安立「如是我聞」,那就是佛說的。

弟子們又再問:佛陀!您在世,我們看到您;您涅槃了,我們怎麼瞻仰您、紀念您、懷念您?佛陀說,你在路口建寶塔。佛陀不要寶塔,為了一切眾生,讓他們有一個形象,對我一生弘化的紀念,可以建個寶塔讓人瞻仰。

佛陀說完之後,自己舉三昧真火焚身火化。火化之後,問題嚴重了,印度有八個國家的國王,來爭取佛陀的靈骨舍利,相持不下。諸弟子就說,大家平分好了。這八個國家就平分了佛陀的舍利。

秦始皇時代 佛舍利東傳

但後來,有一個和我們秦始皇大概同時期的阿育王,他統一了印度,這八個國家、舍利就歸於阿育王,後來並且成為很虔誠的佛教徒。

據說,佛陀荼毗以後留有多少斛的舍利,阿育王就把這許多舍利分散到斯里蘭卡、阿富汗、不丹、錫金、尼泊爾等各個地方聚集。甚至於,秦始皇時代,就已有佛教東傳到中國來,當然,有一些虔誠的佛弟子,個人獲得佛舍利以後就帶來中國。

所以,在中國,很偉大的,有西安法門寺的佛指舍利,有北京靈光寺的佛牙舍利,現在有南京的佛頂舍利,佛教講三寶,中華文化在復興的當今,佛教能有這種佛陀的法身舍利,真是佛光普照。

我記得在二○○八年的時候,南京的大報恩寺在地宮裡發現了佛頂舍利寶藏。當時南京市委朱善璐書記要我來幫忙鑑定,鳳凰衛視劉長樂總裁他們也要實況轉播。遺憾的,北京正在舉行奧運會,我已經去了北京,沒能參加這個盛會。後來,我趕回南京,承蒙南京的領導們帶我參觀佛頂舍利;後來再到棲霞山供人瞻仰的時候,我也參與了供奉的盛會。

我一直對佛頂蓋骨舍利這件事感到不可思議。佛教有一本經典《大佛頂首楞嚴經》,當佛頂蓋骨發現的時候,當時南京的領導就問我,假如今後在這裡建個紀念的宮殿,應該叫什麼名字?我就想起了佛陀說的《大佛頂首楞嚴經》,於是說,我們就以「佛頂」為名吧!

六朝佛門地 發展有所成

今天這麼一座高聳的佛頂宮殿落成,正是佛陀當初說的,在大路邊建佛塔供人瞻仰,增加信心。佛頂寶塔的建設完成,這就是告訴世界人士,你們不要只看到上海的經濟繁榮、對世界的影響,也不要只看到北京文化的豐富,你們也要看到南京佛教文化發展的成就。

佛教雖然是發源於印度,但光大於中華;中華文化包羅萬象,但什麼是中華文化?你說,諸子百家的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等,我們都不容易懂;你說,衣食住行、做人處事也都是文化,不錯,那也容易知道,但是不僅如此。

二千多年來,在中國各個地方建設的,如敦煌、龍門、雲崗、大足、寶頂等石刻藝術,或者歌唱,或者建築的佛殿、寶塔等,到處都是中華之寶。甚至像英國倫敦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等,他們都把中華文化的瑰寶拿去收藏,世界人士對中華文化這麼尊重。

人民一條心 發揚古文化

現在,十三億的中國大陸人民,應該共同發展中華文化。尤其,在過去六朝聖地的牛首山,出過多少禪門祖師,好比他們說法時,天上下雨成了雨花石等靈異的事情。當然,我們在有信仰的人面前講,是一種好事。

不過今後,國家未來前途的發展,必定承受佛光普照、法水長流,讓全中國大陸的人民生活美滿。做人處事厚道、禮讓、謙虛,這些都是文化,讓我們得到佛光庇佑,可以幸福、可以生活好過。今天榮幸參加這樣的典禮,祝福大家平安吉祥!謝謝你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