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林生活 人間佛教日 文/李心慈 |2015.10.24 語音朗讀 13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全院師生共同參與人間佛教日。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小組讀書會,老師帶領同學共同研討。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綜合報告,同學互相討論一日所學。圖/佛光山叢林學院 文/李心慈 本學期,叢林學院在院長妙凡法師的帶領下,訂立了每周四的「人間佛教日」,以《貧僧有話要說》為探討題材,從主題論壇、讀書會、綜合報告、辯論等,剖析人間佛教的精神內涵,內容分九大類:人間佛教的因緣學、生命學、經濟學、政治學、修行觀、戒學、應用學、宗教學及生死學。 上午第一階段為主題論壇,邀請學院師長及師兄長,分享修行體驗;最後再以大師的文字般若為印證。修行路上的各種境界、困頓、時機因緣,在尋找人生目標的歷程中,大師的法語都將成為指引自心的一道光明。 第二階段的小組讀書會由老師帶領討論,妙凡院長引導帶領者,從聞(敢說)、思(想說)、修(能說)、證(會說),四個階段訓練大家聽聞、啟迪自心的能力,爾後思考、分享,藉由研討互動,來增進大家對義理的了解。 綜合報告時間,主要訓練大家的邏輯思維,整理、歸納出讀書會的重點,再向全院報告,並由師長為這一連串的課程做總結,也為大家訂定共同目標,讓大家知道如何為學院、個人學習及彼此的關係,繼續向前邁進。 同學們從「人間佛教的因緣學」展開,每周閱讀大師其人,也在閱讀自己的生命。 感謝有大師的修行智慧為苦難眾生做引導,人間佛教落實生活化,讓眾生得以在喧囂紛擾的紅塵世間受用,增加我們面對生活挑戰的正能量。 透過「人間佛教日」,《貧僧》不再是教科書,而是躍動在生命間的思想啟發與實踐 動力,以下為師生的心得: .英文佛學系老師/知觀 經由閱讀師父的文字般若以及適當的引導,再透過讀書會的交流,能讓我坦然面對自我不足之處、分享心中的正念;溝通能令大家更認識彼此,凝聚大家的共識。 .英文佛學系老師/知戒 一般讀書會常流於空談,但是學院的讀書會讓我注意到不管是文章裡的哪一段法語,都能夠讓大家產生共鳴,真誠表達自己如何在生活實踐佛法、分享修行體悟。 .英文佛學系三年級/知空 在問題和討論的過程中,更深層、清楚地看見自己的習氣。內心向菩薩懺悔,希望有更多力量和勇氣向自己革命,希望自己一次比一次好。給人接受,才能為佛教做更多的事。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劉沼彣 透過集體腦力激盪,讓我感覺到真正在閱讀一本書。課程中,我不只從書中獲得大師要傳達給我們的訊息,更在師長、學長的經驗中一一印證了大師所說的佛法。 .經論教理系二年級/葉靜宜 讀書會中,我發現原來每個人在人生道路上都有自己要突破的局限。在佛法上精進,佛便與你同在;相對的,大師的精神都寫在書裡,讀《貧僧》,不就是與大師接心了嗎? .專修部一年級/王櫻蓁 我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當自己在閱讀某些書,升起很大的共鳴時,是很渴望和其他人分享的。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如此,而讀書會正好彌補了這個需求! .專修部一年級/李苑嫣 大師透過弘法、處事、生活、成長等經驗之談,深入淺出地帶出佛法義理。有別於需要一定佛學基礎才能讀懂的佛經,大師所寫的內容平易近人,裡頭的道理卻與生活息息相關。這堂課讓我領悟到「好因的創造來自於發心,好緣的持續來自於感恩心。」 前一篇文章 印度 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作品 寫給星雲大師卡片 下一篇文章 叢林生活 百萬人興學 行腳托鉢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6【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7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08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9【特搜啟示】2025.07.1310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叢林風光】短期英文佛學班 9國學子學習人間佛教【叢林風光】 叢林獅子吼傳燈人間【叢林風光】 深研義理 以學養行【叢林風光】 人間佛教社會應用【叢林風光】叢林易地教學 悲智願行的實踐【叢林風光】易地教學 集體創作 眾中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