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柏(圖/美聯社) 十五日宣布,正在測試dislike(不讚)按鈕;但他表示,不希望網友用新符號,表達不喜歡他人文章或照片的態度。不過,有網友擔心網路霸凌現象會因此加劇。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柏(圖/美聯社) 十五日宣布,正在測試dislike(不讚)(圖/取自網路)按鈕;但他表示,不希望網友用新符號,表達不喜歡他人文章或照片的態度。不過,有網友擔心網路霸凌現象會因此加劇。
社群網站臉書二○○九年推出「讚」(like)(圖/取自網路)按鈕,廣受用戶喜愛,但如有人貼出負面消息,按「讚」感覺怪怪的,因此出現要求臉書推出新按鈕的呼聲,但臉書多年來一直未考慮推出和「讚」意思相反的符號。
祖克柏十五日在臉書總部一場活動的問答中表示,網友詢問dislike按鈕已經好幾年,提出要求的網友可能有幾百人,「今天是個特殊日子,因為今天我實際公告周知,我們正在規畫它,即將進行測試。」
祖克柏表示,網友真正需要的是表達同情的辦法,畢竟不是每個消息都是好消息;他還說,設計簡單好用的互動工具非常複雜。
有人擔心 有人拍手叫好
不過,網友對「不讚」鍵的看法迥異,有人提出隱憂,有人則拍手叫好。有人說:「我覺得這樣會導致更多網路霸凌,尤其如果這項功能開放照片使用的話。」也有人批評說:「糟糕透頂的主意,新聞貼文下的社群互動鬧出的爭議還不夠嗎?現在只會變得更糟糕。謝了馬克(祖克柏)。」
力挺「不讚」鈕的人倒是有話要說:「每次有人張貼分手或死亡貼文時,我都會看到有人按讚。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有人死掉會有人按讚?如果有『不讚』鍵就好了。」
有網友表示:「天啊,別再抱怨了。不喜歡某個東西並沒有什麼不對,如果什麼都喜歡才更糟糕吧,一點自己的想法都沒有。」
中性符號 台灣已有設計
對此,台灣最大的BBS站Ptt早有類似的設計,包括類似臉書「讚」的「推」,和「不讚」的「噓」,以及中性的「箭頭」(表示已讀或中立態度)。
但留言常引發不同立場者爭論,甚至據此控告留言網友;曾有網友抱怨只是在文章下方「噓文」,卻收到檢警要求到案說明。
目前在Ptt上,推文或噓文都會留下ID,一般網路使用者不知道ID背後的真實角色;若臉書開放「不讚」功能,網友表示若不能匿名,恐怕會影響使用者按「不讚」的意願;但若開放匿名按「不讚」,又可能會有網路霸凌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