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百語66 人我之間要跳探戈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圖/佛光山提供 |2015.09.15 語音朗讀 256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大師率領「佛光山星馬佛教訪問團」拜訪馬來西亞檳城佛教會。右四為金明長老。左四為竺摩長老。1983年 圖/佛光山提供 大師與陳履安先生 圖/佛光山提供 總統府祕書長黃昆輝與大師。1995.3.11 圖/佛光山提供 大師致贈《佛光大藏經‧禪藏》予國立編譯館,由館長趙麗雲代表接受。1995.7.6 圖/佛光山提供 聯合國NGO(非政府組織)之HDI總裁史瓦門先生到佛光山拜訪大師。2010.5.7 圖/佛光山提供 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 本文作於一九九六年(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 一九九六年六月二十七日,國立編譯館館長趙麗雲博士在中華電視台《蓮心》節目受訪時,侃侃道出彼此「跳探戈」是婆媳相處的最佳方法,這席話在我心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我童年祝髮出家,也不懂得舞蹈娛樂,但我常聽聞婦女信徒訴說婆媳家常,也曾聽說「探戈」是一種講求韻律節拍,並且舞者的腳步必須相互協調的舞蹈。親子、朋友、同窗、上下之間,何嘗不是要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處,有進有退,才能恰到好處?總而言之,人我相處之道就是要彼此跳探戈。 師徒一心 以興教為志向 回想青少年時,我和師父志開上人之間正是以「互跳探戈」的方式,在一進一退之間,建立起深厚的師徒之情。他經常對我施以嚴厲的打罵,但有幾次我被人冤枉受罰時,他卻暗中助我解危;他怕我俗情未泯,即使放假也不准我回家,但當母親上山來看我時,他卻親切接待,囑咐我不能拒絕母親;他讓我受盡閉塞的叢林教育,但當我從學院結業出來時,他卻帶我遊歷山水,並且同往宜興祭拜祖庭;他不准我念師範大學,但對於我參與佛教事業卻欣然允諾,並且大力資助。我們師徒一心,以興教為志。可惜大時代的動盪,讓我不能繼續承師受教,只有將這濃厚的恩情轉為無私的法愛,運用在千萬眾生身上。 三十年前佛光山初創佛學院時,我擔任院長。在生活方面,我的要求十分嚴謹,但是在思想上,我的作風卻非常開明。貪玩的學生因為我助他下山觀賞溜冰表演❶,後來安住學業,努力不懈;好學的學生因為我為他護航夜讀❷,從此更加精進,回饋常住。頑皮的學生因為我幫他掩飾無心之失而改過遷善,痛改前非;愚昧的學生因為我和他一起玩球而恢復自信,自立自強。所以我深感教育並非一成不變,最主要在契理契機,雙方知進知退。 學會做人 然後才會做事 慈惠、慈怡、慈嘉出國深造時,正是佛光山經濟最困難的時候,儘管為了籌付昂貴的學費,我節衣縮食,勞苦奔忙,但是在和他通信時,我對財務隻字不提,只叮嚀他們不要太過節省,應注意飲食營養,起居正常。每當學校放假,三人連袂歸來,幫忙寺務,不落人後。當他們學成歸國時,我才由別人的口中得知,每次接到我的信以後,他們愈發感念為師的苦心,所以更加勤奮向學,省吃儉用,兩個人分享一個饅頭是經常的事,偶爾到超級市場買了些餅乾,但在結帳時,念及常住的財務困難,又將餅乾放回貨架。就這樣忍飢耐寒過了六年,他們相繼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之後,立即回山,繼續以刻苦耐勞的精神投入弘法利生的行列。 依法從台大法律系畢業不久,常住就送他到夏威夷大學深造,獲得碩士學位之後,接著又赴耶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我每次見他放假回山幫忙,總是向大家介紹:「準博士依法法師回來了。」只見他一臉笑容,信心十足。今年他真的獲得博士學位了,當他前來向我銷假,請示領什麼工作時,我卻改以嚴峻的口吻,希望他能「先學做人,因為學會做人然後才會做事。」他敬謹受命,目前從事西來大學的教務工作,忙得不亦樂乎。 權巧法門 接引入門悟道 孔子對於子路,先讚美他「好勇過我」,然後教訓他「無所取材」;對於子貢,既表彰他具有「器」材,卻又告誡他有如「瑚璉」。孔子因為能因材施教,所以人稱至聖先師;子路、子貢因為肯虛心受教,所以成為孔門俊傑。《禪林寶訓》云:「姁之嫗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長也。」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如玄奘大師以權巧法門,使窺基法師由三車和尚成為三藏法師,直至今日,無人批評玄奘大師濫開方便,反而讚美他知人識才;無人駁斥窺基法師發心不淨,反而稱揚他及時改過,善莫大焉。馬爾巴以種種苦行折磨密勒日巴,為他消除罪業,由粗人魔外變成一代大師。最初馬爾巴不因密勒日巴殺業深重而鄙視捨棄,後來密勒日巴也不以馬爾巴棒打喝斥而悖離師道,在密勒日巴開悟之時,兩人相擁而泣,傳為佳話。可見要將「人我之間的探戈」跳得好,必須細心留意彼此的步調,知進知退,通權達變,不但不能踩到對方的腳,而且也不能讓對方踩到自己的腳。 四十年前,我在宜蘭雷音寺弘法時,不但不濫勸居民信佛,反而稱讚其他宗教。一向虔信耶穌基督的熊岫雲先生在聽經聞法六年之後,有感於佛教的包容祥和,一改初衷,皈投在三寶的座下。四十年後,奉上司之命為我立傳的符芝瑛小姐❸第一次與我會面時,自稱只為公事而來,不會信仰佛教,我也以平常心應對接待。沒想到兩年的跟隨採訪下來,符小姐卻以迫不及待的心情皈依佛教。素無信仰的大企業家曹仲植先生由於我說可以「行佛」代替「拜佛」,從此他不但從事社會公益活動,對佛教事業也護持有加。一向排拒佛光山的蔡朝豐居士因為我特地錯開行程,在百忙之中,親往主持其母的告別式,後來不但邀我前往小琉球主持講座、皈依,而且還組織佛光分會,送女兒上山學佛。 蠲除成見 思想終能相契 佛門裡有一句話說:「啐啄同時。」人我初識有如剛學「探戈」,難免腳步不一,但只要我們肯蠲除成見,以誠相待,終有思想相契的一天。向以國學才子著稱的龔鵬程先生在擔任佛光大學校長之前,未曾與佛光山接觸,因彼此具有互尊的雅量,所以共事愉快,辦學順利。承包佛光山大小工程的蕭頂順先生和我在溝通當中,深知「探戈」三昧,他對我的看法尊重有加,我對他的意見也是言聽計從,所以彼此能合作無間,悠悠歲月,一晃三十年過去了,現在連他的兒子和孫子都投入佛光山的工程行列,與寺務的發展同步邁進。 許多人見我三十年來開山建寺,乃至拓展佛教到全球各地,以為我一帆風順,前進無阻,其實鮮有人知每一步的推進是多少的後退頓挫累積而成。像早年大雄寶殿❹的施工,因緣具足時,就多做一點;因緣不夠時,就少做一點。就這樣進進退退,雖說蓋了七年之久才全部落成,但是人人稱羨,連五星級的圓山大飯店都曾前來索取藍圖以為建築樣本。而近幾年來我主持的弘法大會,如紅磡香港體育館數萬觀眾的聽經場面、馬來西亞八萬信眾的聞法先例、新加坡一票難求的盛況、馬尼拉座無虛席的人潮,除感謝當地教界大德如竺摩、金明、寂晃、隆根等長老、法師的愛護支持以外,回想起來,也與我十多年來辛勤耕耘,進退有分,有著密切的關係。 進退有據 才能有守有為 四十年前,初來台時,多少優秀的青年要隨我出家學佛,然自忖己無立錐之地,如何領眾薰修?故毅然拒絕。後來我在各地建寺安僧,因緣具足,只要見到優秀的佛教人才,我都設法接引培訓,如今佛光山有一千三百名出家弟子從事弘法利生的工作。過去走訪中國大陸時,政府的宗教人員曾多次表示要將道場送給我重建,但我一一婉拒,因為一味盲進,往往自誤誤人,唯有採取中道,進退有據,才能有守有為。 三十年前,我以北部應酬繁多,因此南下開拓佛教事業,待南部根基穩固之後,才又北上展開弘法工作。國際佛光會申請加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時,風聞中國大陸顧忌我是在為中華民國晉身聯合國做先鋒而採取杯葛行動,當時自忖我乃一雲遊僧人,向來無心於政治事務,既然此舉已被類似的敏感問題波及,所以雖然百般無奈,還是決定暫時退出申請❺。但是在推展國際佛教方面,我依然熱心不減,四處奔忙。五年之間,國際佛光會在全球各地已有百餘個協會共同為弘揚佛法而攜手努力,佛光終於照耀在五大洲的土地上。偈云:「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處隨緣延歲月,終身安分度時光。」安身立命之道,首在認清時勢,步伐穩健,如「跳探戈」,該進時進,該退時退,才能掌握分寸,有所作為。 尊重對方 彼此相處融洽 數年前,報載行政院會議中,有人指出中國大陸不歡迎星雲前去的消息,但大陸有關單位立即予以否認。事後我偶爾藉探親之名返鄉數次,雖有時遭到一些挫折,但未曾受阻,不禁感到世間事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必太過認真,只要我們以「跳探戈」的方式隨緣進退,互有往來,其間之美妙,不是筆墨所能形容。 黃昆輝先生在擔任陸委會主委時,雖曾婉拒我所提大陸人士訪台的建言,但在上任內政部長之後,承蒙他採納我的意見,放寬宗教學生來台條例,便民利事,惠人無數,並且親來佛光山參訪、講演。前監察院長陳履安先生雖是我的弟子,但從他有意出家學佛到出來競選總統,都是我始料未及之事,每次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時,我都以亦師亦友的身分,或給予建議,或適當協助,儘管有時彼此觀念稍有不同,但因為彼此都能尊重對方,所以相處融洽。 互相諒解 不計一時得失 今年,我以「信仰第一」為原則,支持陳院長出來競選總統,無奈一些人卻以泛政治化的醜陋心態看待此事,大肆批評。基於「清者自清」,我並不在意。三月十六日,當選舉結果出來時,我向李登輝總統致電道賀。其間李總統於二月十一日南下佛光山參觀、致辭時,刻意脫下競選的衣帽,換上正式西服,稍後又在五月十六日佛光山開山三十周年慶祝日那天,贈送牌匾「傳燈萬方」。我們互有往來,無形中平息了一些不實的傳言。可見人與人之間立場不一,所以不必計較一時的毀譽得失,唯有互相諒解,像「跳探戈」一樣,隨時調整步伐,才能體會「山重重又水重重,透出重重重見功」的無盡妙意。 多年來承蒙信徒好意,爭相邀請我到家裡吃飯,自忖常入檀信住家,實與出家身分不符,但一再拒絕,又顯得不盡人情,所以我想出「家庭普照」、「素齋談禪」等方式,讓大家既有佛法可聞,又可以共享美食。到各地雲遊弘法,最辛苦的一件事,莫過於走到那裡,都有許多人要來和我合照,有時一些不會照相的信徒總要將燈光、焦距調個幾次以上,才能完事。為了兼顧人情及行程時效,每次遇有請求照相的情況,我總是和他們說:「大家一起來照一個大合照吧!」「我們一面走一面照。」這種方式讓大家皆大歡喜,不也是「人我之間要跳探戈」的佳例嗎? 你來我往 隨緣放曠自如 人生的道路本來就是有來有去,有進有退,像待客的妙方是送往迎來;周全的禮貌是禮尚往來;而座談會議若能問者、答者環環相扣,才會趣味橫生;彼此閒聊必須說者、聽者應對如流,才能賓主盡歡。大自然的事物也是來往復始,循環不已,像嚴冬一過,春天跟著來臨;太陽下山,星月接著高掛天空;舊的一年逝去,新的一年接踵而至;枯葉落盡,枝椏繼續抽出嫩葉。宇宙人生就在這一來一往,一進一退之間,處處顯得生機盎然。凡有去無回者,大多不是好事,像射出的箭一去無回,必定會有死傷;攀登高山一去無回,往往凶多吉少。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唯有像趙館長說的「要如跳探戈一樣」,不計較進退得失,大家彼此你來我往,才能在生命的舞台上隨緣放曠,揮灑自如。 【注釋】 ❶ 美國白雪溜冰團到高雄表演,東方佛教學院學生廖秀姬向同學表示,若無法去看,會終生遺憾。當時佛教學院學生上課期間不能外出,時任院長的大師刻意請她跑一趟高雄,購買文具,餘款就給她順道在市區玩。 ❷ 佛學院規定夜晚十時「開大靜」後必須就寢。偶爾大師夜巡院區,見學生躲在角落用功,憶起過去自己亦曾如此,深恐巡寮老師干擾,便在附近繞巡,替學生護航。 ❸ 1995年,由符芝瑛小姐撰寫、天下文化公司出版的《傳燈──星雲大師傳》問世。 ❹ 佛光山大雄寶殿於1981年落成。 ❺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已於2003年獲准加入聯合國非政府組織,成為極少數由華人組成的國際性NGO組織之一。 前一篇文章 往事百語65 殘缺就是美 下一篇文章 往事百語67 化緣化心,不一定化錢 熱門新聞 01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2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3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4生日號碼 你是天人之選嗎?2025.10.2205【人生課題】愛與勇氣2025.10.2206動物園活動大解密 身分證號碼出現3個1機率多少?2025.10.2207【歷史點滴】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上)2025.10.2208東京池袋站出口都往西 外地客傻眼2025.10.2209【生活快門】歡迎光臨貓村2025.10.2210《星雲大師全集》 精選100種譯越南文2025.10.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往事百語100 千載一時,一時千載知苦增福歌往事百語98 為信徒添油香往事百語97 不要讓阿彌陀佛代替我們報恩 作者其他文章往事百語98 為信徒添油香往事百語97 不要讓阿彌陀佛代替我們報恩往事百語96 不要將歉疚帶到棺材裡去往事百語95 願心的昇華往事百語93 慈悲